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回归之路——新我国建立七十周年丢失文物回归效果展”现在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山东参展的是一件蝉冠菩萨像。这尊佛像1976年在滨州博兴的龙华寺遗址出土。1994年7月被盗,随后开端了一段弯曲的回归之路。
今日,滨州博物馆派出两位解说员来到国家博物馆,现场为观众解说叙述这件宝贵的丢失文物背面的故事。
“那个面部表情啊,服饰活动的那种感觉,能看出来其时佛像的时代特色,便是发展到北齐、北魏那个时期的一些特色,佛像身上穿的衣服很繁琐很杂乱,跟其他朝代的佛像感觉仍是有不同的,由于常见的感觉比较简单流通一点。”在蝉冠菩萨像前,来自我国传媒大学我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延佳琦和王宇谈论着菩萨像的造型艺术。在听完菩萨像合浦还珠的故过后,两个人十分快乐。“菩萨像阅历过各式各样的故事,终究总算一个完好的形状呈现出来,挺快乐的,并且咱们俩自身便是学古代文学的,听到这样的故事,的确由衷地快乐。”
1976年,山东省博兴县一位乡民在挖土垫房基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些佛像,这些佛像规整地摆放在土坑中。县文物部分闻讯赶到出土地址时,许多佛像现已被乡民当作石料挪作他用。经过几年的辛苦尽力,文物作业者完成了对这批佛像的抢救、搜集、修正等作业,终究取得造像、座等残件73件。“蝉冠菩萨像”便是其间一件,被发现时就已断为三截,当地文物作业者李少南前后用了三年的时刻分三次从三位乡民家中找到,总算拼接成一尊较为完好的菩萨像。
这尊蝉冠菩萨像是北朝时期的一尊青石圆雕单体菩萨立像,造像形体巨大,约有1.2米。菩萨的面庞温润,头后的项光内饰有两层莲花瓣纹,中心有六道同心圆纹,头冠挺拔,冠下束带串着花朵,两旁的缯带垂至耳际。最有目共睹的便是冠上的蝉纹,一只蝉伏在冠上,栩栩如生,释教蝉冠在国际范围内十分稀有,因而十分宝贵。
蝉的这个造型,其实是一个道教傍边的一个体裁资料,羽化升仙这个词,自身便是道教傍边的一个词汇,释教无论是在它的思维仍是它的造像艺术,在进入我国之后,都是在不断的汉化。其间一个汉化的表现便是,它和道教的思维相互交融的基础上,才发展出来的,其实不仅是道教对释教有影响,释教对道教也是有挺深的影响,道教曾经是不造像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也呈现了一些造像,这是受释教的影响。
菩萨全身雕饰富丽详尽,身着轻浮的天衣,上有华绳,下垂铃铛,华绳璎串随天衣帛带相交于腹前奇大的圆形凸起的宝珠处。尽管此像的前臂虽有残断,就其全体动态和精神风貌、雕琢细节来看却仍然是一幅佳作,这要得益于北朝时期雕琢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技艺。造像全体造型美轮美奂,模糊中透着奥秘,慈祥中显露才智,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被国际艺术界、释教考古界等许多专家、学者称为“东方维纳斯”。
然而在1994年7月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保藏在博兴县文物管理所的蝉冠菩萨像不知去向。后来辗转到英国文物商场,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花费巨资购得,成为该馆的展览文物。 直至1999年12月,两封信函简直一起提醒了蝉冠菩萨像的迷踪。一封是托名北京大学我国闻名学者宿白先生书写的寄送给我国社科院杨泓先生的奥秘函件,另一封是来自米西奈斯古代艺术基金会主席玛利奥·罗伯特先生的函件。
尤其是那封奥秘的来信,透露了“蝉冠菩萨像”的踪影——匿名寄来的日本美秀博物馆展览图录,在印有“蝉冠菩萨像”的那一页,夹有国内考古期刊的复印件,其间一张白纸上写有“国宝”二字。 确定为我国的被盗文物后,我国政府尝试用交际手法回收国宝,在国际友人的帮忙下,进行多轮商量洽谈,美穗(MIHO)博物馆赞同无偿偿还文物。2004年4月16日,我国国家文物局与美穗(MIHO)博物馆举行了我国被盗文物返还问题的签字仪式,日本美穗(MIHO)博物馆保藏的我国被盗北齐石造像的一切权正式归我国一切。2008年1月,在外漂泊长达14年的“蝉冠菩萨像”总算回到故土山东,入藏山东博物馆。
这尊石造像的顺畅返仍是我国学习国外追索被盗文物的成功经验,初次经过民间友爱洽谈处理我国被盗文物的返还问题,它供给了在无法适用有关国际公约的情况下,成功追索我国被盗文物的先例,为追索丢失海外的我国被盗文物供给了一条新路。
滨州市博物馆馆长高晓勇说,安排这次蝉冠菩萨像现场解说活动的意图,便是想以此为关键,让更多的人了解滨州稠密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蝉冠菩萨像自从1976年出土,到1994年被盗,阅历了十分弯曲的进程,“之所以被盗,跟咱们其时的文物保护环境、和咱们安全作业的软件硬件各方面的单薄,都有十分大的联系。现在咱们山东滨州的文物作业,尤其是文物安全作业,现已具有了跟曩昔无法比拟的软件硬件条件。咱们还将不断地加强文物的安全与保护意识,让曩昔的前史悲惨剧不再重演。”
闪电新闻记者 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