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闻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本籍邠州,后迁居姑苏吴县。他为政清凉,体恤民意,刚直不阿,力主变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传世有《范文正公集》等,闻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范仲淹《二札帖》即边事帖、远行帖,为两通书札。
此两帖书法瘦硬方正,清劲中有法度。人常将此书风喻其人品,称“公书庄重明澈,信如其品”。
范仲淹行书手札《远行帖》,纵31.1cm,横39cm,粉花笺本
释文:
“仲淹再拜,运使学士四兄:两次捧教,不早修答,牵仍故也。吴亲郎中经?"有失招待,乞多谢。吾兄远行,瞻恋增极,万万善爱,以慰贫交。苏酝五瓶,道中下药。金山盐豉五器,别无好物,希不责。不宣。仲淹再拜,象山学士四哥座前。八月五日。”
范仲淹书札《边事帖》,粉花笺本,纵30.5cm,横42cm
释文:
“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为起居万福。施乡曲之惠,占江山之胜,优哉乐乎。此间边事,夙夜劳累。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乡中交亲俱荷大庇,幸甚。师道之奇,尤近教育,乞自重,自重。不宣。仲淹拜上,知府刑部仁兄左右。三月十日。”
信中“知府刑部”是富严,他曾官刑部郎中,此刻正在姑苏知府任上。范仲淹本姑苏人,因而对富严给予自己家园亲人的照顾深表谢忱。而仲淹这时则远离故土,以陕西招讨使的身份,率部戍边,抗击西夏。故信中说:“此间边事,夙夜劳累。”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谥忠宣,江苏姑苏人,范仲淹次子。天分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殁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人称“布衣宰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顿。范纯仁于徽宗立后,复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觏,以目疾乞归。谥“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范纯仁手札《致伯康君实信札》,31.5×37.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念者 日企轩驭之来 以释烦渴 气候计寒 必已倦出 应且盘桓过冬 况伯康初安 谅难离去天涯 无由往见 岂胜思仰之情 更祈以时 倍加珍重 其他书不能尽 纯仁磕头 上 伯康君实二兄坐前 九月十一日(念者之前四行,见司马光《通鉴稿》中,已为司马光涂改)
范朴实(1046-1117)字德孺,吴县(今江苏姑苏)人,范仲淹第四子。以荫入仕,性沉毅,有干略。神宗元丰五年(1082),权陕西路转运判官,进副使。八年,为京东路转运使,知庆州。哲宗元祐六年(1091),入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绍圣初入元祐党籍。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党禁复起,责常州别驾、鄂州安顿。党禁解,复徽猷阁待制致仕。有集,已佚。事见《范忠宣集补编》范能濬《德孺公传》。
范朴实行书信札《故人帖》,30.1×43.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朴实启 久不见故人 每以依仰 东吴山水之国 景物秀美 贪饮佳媺 想全翁甚乐之也 朴实守此五年矣 比再满才岁余耳 浅掘自力 无足言者 亲老得此地凉 疾体稍便 二家兄到晋 数得书 三家兄且安职 然去意常在也 何当款语 以纾远情 余非此可道也 朴实上
内容源自至善书法,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