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回忆当年共青团做扫盲急先锋被毛主席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20 11:40:16  阅读:3103+ 来源:自媒体 作者: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共青团·回想| 当年共青团做“扫盲急先锋”被毛主席夸!

主播君的话

66年前,一个村团支部的6个年青团干部带着村里的年青人办起了“记工学习班”,所以全国争相学习,毛主席称誉他们“做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这便是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

“月芽月芽河,流呀无数年,横冲直闯毁良田,公民受灾祸……”面前这位站立较为费劲,手臂不断颤动,操着一口胶辽口音歌唱的白叟叫严汝香,本年86岁,是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仅有一位在世的发起人。

这首歌对她来说,像是“老朋友”,只需一提及,便能信口开河地唱起来。

伴着歌声,咱们将镜头闪回66年前,一间矮小、粗陋的土坯房中,高家柳沟村第一届团支部的6个团干部,围坐在一同开会,严汝香就在其间。

会议完毕,一个决议——办“记工学习班”,诞生了。

6个年青人没有想到,这个决议竟成了全国学习的模范,还遭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更让几个年青人没有想到的是,66年来,“记工学习班”精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柳沟村乡民,成为该村乃至整个齐鲁大地的一块前史“活化石”。

一个决议:小山村成“明星村”

1955年,深秋,下午,毛泽东和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颐和园漫步。

毛泽东问:“全国办了那么多合作社,有没有农业社学习文明的典型?”

“山东高家柳沟兴办记工学习班的资料不错,我看了好几遍呢。”胡耀邦答,随后将资料报给了毛泽东。

1955年12月27日,看完资料的毛泽东对《莒南县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兴办记工学习班的经历》一文作了长达800多字的重要指示,称誉“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这个经历应当普遍推行”。

记者近来来到指示中的“记工学习班”发源地,山东省莒南县涝坡镇高家柳沟村。

86岁高龄的严汝香握着记者的手良久,她已不能较为连接地说话,采访一度难以进行。但当记者拿起写着“严汝香”姓名的《乡土识字讲义》时,白叟有些激动,微颤的手指着讲义上的汉字,读了起来。

《月芽河之歌》和《乡土识字讲义》都是由“记工学习班”学员创造、编写的,对严汝香白叟来说,它们承载着66年前的那段青翠年月。

高家柳沟村团支部编写的《乡土识字讲义》

“干活简单,记账难。”

1954年,高家柳沟村紧跟国家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支持下,建立红旗农业合作社。

新我国建立初期,全国和山东的农人文盲率别离为95%、90%。因而,合作社建立之初,全社都找不到一个能给社员记工分的“文明人”。村团支部便招集社内7个能识100多个字的团员和青年当记账员。但由于文明水平不行,他们写不出人名、农签字、农活名时,只好用画圈圈、划杠杠的方法来记账,再到后来竟变成“心记员”,靠回想力来记账。时刻久了,不免变成一笔笔“糊涂账”。

“社好办,账难算,不如趁早拆伙去单作。”由于账记不清,胶葛不断,社员们对合作社远景并不看好。

眼瞅着合作社要由于“没文明”“睁眼瞎”而受影响,村团支部意识到只要参加党召唤安排的全国扫盲运动中,让青年农人脱了文盲帽子,合作社才干展开。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团支部发起合作社内26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文明学习,延聘4个高小结业生担任教员。

“以地为纸,以枝为笔。”

“那个时分啥也没有,讲义、笔、纸都没有,就用树枝在碎瓦片或许地上写字,花生油灯烧完了,就烧松明枝照明。”当年的“记工学习班”学员之一,88岁的徐顺田白叟摘下有些发黑的草帽,乌黑的脸庞衬托下,眼睛显得愈加透亮,他两手放在膝盖上,规矩地坐在一旁。

“白日干完农活,晚上回来就趴在石头垫起的木板上听教员讲课。那时分学习苦哟,用瓦盆碎片、水罐底当石板,滑石当石笔,就那样跟着学。”同是“记工学习班”学员的81岁白叟高维全说。

瓦片上写字

说起其时的“同学”韶光,两位白叟回想犹深。

“其时为了记账,团支部决议让咱们先学59个社员的姓名,然后逐步学习地名、农活和耕具的称谓,再学各种数码和记账格局等。”徐顺田说,“咱们村读书文明的传统也是从这个时分开端的。”

“今日晚上开学了。”“记工学习班”发起人之一沈德超在石瓦片上写下这7个字,开端了“记工学习班”的第一堂课。

“通过短短两个半月,26名学员学会了243个汉字,根本解决了合作社记账难的问题。”曾任高家柳沟村团支部书记、现任党总支书记的沈德喜告知我国青年报·我国青年网记者,“我岳母严汝美便是‘记工学习班’发起人之一,她也是其时高家柳沟村第一届团支部的安排委员。岳母在世时常说团干部做作业便是要心中有青年,还要重视文明学习,这是头等大事。”

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很快让高家柳沟村成为其时全国扫盲运动的“明星村”,村团支部也成为全国仅有遭到过毛主席指示赞誉的乡村团支部。

毛泽东指示手迹

两个身份:白日当学生晚上做教师

“白日不干农活的时分就去跟村上一个上过私塾的老先生学认字,不交膏火。到了晚上我就把学到的字教给‘记工学习班’其他学员。”穿戴白衣短袖衫,脚下的黑色皮鞋沾着少许泥土,81岁的沈德仁说。

沈德仁曾是“记工学习班”的学员,和其他青年团员相同,积极参加学习。由于他学习能力强,比其他学员前进快,后来成了“记工学习班”的“小教师”。

“那时分学习便是见字问字,见人问人。白日干农活,想到‘春耕’‘送粪’‘锄头’这些字不会写,就放下耕具,跑到私塾先生那儿去讨教。学会后,都等不到晚上,就直接在田间地头跟其他乡民交流学习。”沈德仁说,这是其时“记工学习班”的常态。

1954年,全国上下虽如火如荼进行扫盲运动,但针对农人的学习讲义仍很缺少,专业的师资力气也是极为稀缺的。面临这个问题,团支部坚决学习文明要为合作化服务的整体作业方针,鼓动学员们将讲堂开到田埂、晒场上,想方设法挤时刻,还创造“见物识字”法,将汉字贴在相应的家具、耕具上,营建“处处是讲堂,处处有教师”的学习气氛。

“那个时分不学,一辈子都学不着了。一个班十五六个人,随时随地围着锅台炕灶、饭桌、小板凳学。”沈德仁作为其时的青年团员,很爱惜每一次学习文明的时机。

像沈德仁这样具有学生和教师两个身份的乡民越来越多,夫妻、姐妹、妯娌们互为教师,谁会谁来教。很快,红旗社的记工学习经历传至其他3个分社,自愿参加学习的青年增至115人,其间有19个青年后来当上了记账员。

“在毛主席指示的鼓动下,村团支部、妇代会步步为营,结合实际,相继办了12个青壮年学习班、6个妇女学习班,编写了《业余学习语文试用讲义》《月芽河之歌》等。”67岁的沈德堂翻看着《高家柳沟诗选》说,“团山东省委、省教育厅开端在全省推行村团支部记工学习班的扫盲作业经历,全国各省、市、县,乃至村也由此开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新扫盲教材。”

“记工学习班”兴办之初,沈德堂才两三岁,为何对那段前史如此了解?“这都得益于‘白日当学生 晚上做教师’的沈德仁教师啊。”沈德堂满怀感谢之情说。

20世纪60年代初,继续10余年的扫盲运动热度逐步降温,这场大张旗鼓的扫盲作业协助近1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各地办起了公办校园和业余校园,师资队伍也逐步专业化,学习也变得规范化。高家柳沟村团支部与时俱进地将“记工学习班”精力带入新的学习气氛中。

其时,老团员沈德仁挑选在村小学做一名教师,传承“记工学习班”精力。正在读一年级的沈德堂恰巧是沈德仁的学生。

“我是咱们村康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中结业生,结业后就到业余校园做讲义印刷作业。这本《壮年记工识字课》的编写、装订等作业有我的参加。”沈德堂与教师沈德仁一同走进毛泽东为高家柳沟指示展览馆(以下简称“留念馆”),“这次换我这个学生给教师讲讲义印刷、识字诗篇编写。”沈德堂凑到教师沈德仁面前,俯下身子认真地解说。

“这便是‘记工学习班’的精力,谁会谁便是教师,只需是学习文明知识。”沈德仁拍了拍学生沈德堂的膀子,说罢又饶有兴趣地翻看讲义。

1955年12月1日,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七年内根本打扫全国青年文盲的决议》,要求各级团委“在乡村地区掀起一个全民扫盲的高潮,使扫盲运动紧紧跟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脚步”。团中央的决议,夯实了共青团是消除乡村青年文盲急先锋的位置,而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兴办的“记工学习班”无疑是其间一面明显的旗号。

多样传承:接力“记工学习班”精力

“沈德仁教师教了我,我又做了教师,我的儿子现在也做了教师。这也算是一种传承吧。”沈德堂站在留念馆前骄傲地说。

“2005年,为留念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指示50周年,村里建起了留念馆。现在,该馆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干部教育基地、临沂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沂蒙青少年教育基地,我和沈德堂任解说员。”沈德喜看着毛泽东主席指示的原稿感慨万千,“这是底层团安排遵循‘党有召唤、团有举动’‘心中有青年,作业抢人先’作业方针的最有力证明。”

从左至右别离为:高维全、徐顺田、沈德仁

1971年,高家柳沟村在全县首先脱盲后,村团支部又安排乡民向扫科盲进军,学习科学技能。沈德喜任村团支部书记期间,建立了柳青实业开发服务部,鼓动青年展开个别私营经济,安排青年学习实用技能,展开实体经济。

一时刻,“团办实体”成了其时村里的盛行词。

农学班、饲养班等各类实用技能班层出不穷。“农人需求学什么,咱们就办什么班,给予技能指导服务。”沈德喜以为正是青年乡民的勤学好问和长于研讨,以及那股子韧劲儿和冲劲儿,才干在学业和生意场上取得非凡的成果,他将此界说为“新的‘记工学习班’精力”。

“其时咱们团支部农学班教师高存坤坚持科学栽培,他的父亲高维积却是传统栽培的保卫者,父子俩因定见不合发作争论。最终,仍是儿子科学栽培法则‘老子’心服口服。”沈德喜回想说。

为发扬传承学习文明的传统,沈德喜等团干部制作了图书室、微机室以及青年实训基地,激起青年学习创业的热心。沈德喜任团支部书记期间,村团支部别离取得共青团山东省委、共青团临沂地委颁发的“学科学、学科技红旗团支部”和“共青团作业红旗单位”称谓,其个人也因而取得“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优异团支部书记”等荣誉称谓。

严汝成接力沈德喜任村团支部书记一职后,展开“送农家书橱”等一系列发扬读书学文明优良传统的新举措。

2008年,接力棒传至大学生村官葛堂雷的手中。任村团支部书记期间,葛堂雷紧紧围绕前几届团安排的作业方法,传承“记工学习班”精力,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村级青年学习创业展开中心,培养了不少班组长、管帐,乃至司理、总监,以及一批有文明、懂技能的青年农人。

现在,有2000多人口的高家柳沟村已有500多名农家子弟考取了大中专院校,俨然成了一个“学子村”,出现了一大批“脑袋”“口袋”都赋有的新式农人。

“‘记工学习班’精力已走过66个春秋,各届团支部一直在展开的赛道上,奋力奔驰,接好每一棒,跑好这场特别的接力赛。从前是,未来也是。”沈德喜站在高家柳沟文明大院石碑前坚决地说。

采访手记

严汝香孤单吗

王姗姗

“记工学习班“6位发起人,现在在世的仅剩严汝香一位。对86岁高龄的严汝香白叟来说,那段回想难以消灭,却也再难完整地说起。

能和严汝香一起回想那段前史的人越来越少,严汝香是孤单的,她只能重复翻看着从前的识字讲义,从泛黄的册页上找回些残损的片段;但她的精力是充足的,由于历久弥新的“记工”精力仍然在齐鲁大地上生根发芽。

记者来到高家柳沟村文明大院,三间并排的平房,写着“毛泽东为高家柳沟指示展览馆” 的红底牌子分外杰出。推展开览馆的大门,传承了66年的“记工”精力扑面而来。

我将自己置身于1954年,考虑在一个村都找不到个“文明人”的情况下,那群仍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村团干们,是如何做出让毛泽东主席都称誉的“创造性的作业”?

不识字就学认字,严汝香和其他村团干发起青年学习汉字,先学记工要用到的汉字。就这样,白日务农,晚上点着松明枝,以石板为课桌,以碎瓦片为纸……“记工学习班”不只让第一批学字的青年学会了记账,也影响了其他青年乡民自发参加学习班。

“民教民,亲教亲。有的正在田里劳动,想不起锄头二字怎样写,立马踩着沾满泥的鞋子跑去讨教教员。”原高家柳沟村团支部书记、现党总支书记沈德喜指着开始的记工账本感叹说。

严汝香白叟刚见到记者时,显得有些激动,平常话并不多的她还唱起了那首《月芽河之歌》。共处的两地利刻里,她总是佝偻着身子拿着讲义,一遍遍地翻读。

代代高家柳沟村乡民传承着那段归于严汝香白叟独有的、历久弥新仍熠熠生辉的回想。因而,我想,严汝香白叟并不孤单。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