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半截粉笔”的故事: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从不用新粉笔,用的都是每天巡视校园捡来的粉笔头。有学生觉得他太“小气”,为什么要爱惜“没有多大用处”的半截粉笔?徐特立的回答是,积少成多,集小成大,也可以节省一点办公费用。为此,他特意写了一首诗教育学生:“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做这样的“算细人”,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不论公私,物件都宜珍惜爱护,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只有精打细算、充分利用,才能用更小的成本办更多的事情,实现高效发展、绿色发展。更进一步讲,要让勤俭节约成为自觉行动,必须将其落细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在青少年品德养成中。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处着手,重习惯养成,才能让勤俭节约精神永远散发光芒。
在一档青少年倾诉心声的电视节目中,一些青少年“吐槽”长辈们较多的一件事,就是“太节俭”“太抠门”:爷爷为省电房间舍不得开灯,奶奶舍不得倒剩饭剩菜,爸爸经常“淘”出各种旧物件……然而,当长辈们现身说法,无一不是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如何在青少年一代传承,已成为发展起来之后、富裕起来之后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意义绝不只在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夯实未来社会风气的基础、个人奋斗的基石。“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铺张浪费、奢靡挥霍,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民族精神大厦,腐蚀社会风气。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财富,拒奢尚俭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百科支柱。
有人这样说:“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节俭惜物不仅是一种“待物之德”,也是一种惜物谨身、惕励自儆的精神修养之道。如果一个人自小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就会懂得自我约束、知道感恩馈赠,就能在人格方面不断丰满,在精神层面不断强健,从而炼就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成为一个敢于直面任何困难、迎接任何挑战的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青少年自小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理念,从思想认识上深化,在行为习惯中养成,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对良好社会风尚形成,都大有裨益。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不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要做到,在生活优渥的时候更加需要坚守。当节俭美德、节约行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欢迎投稿,信箱:rmrbltan@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31日 04 版)原标题:让勤俭节约精神代代相传(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