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定心丸、顶梁柱、推销员…… 身份多重的他为何总被村民夸赞
5月8日一大早,东兴区郭北镇石庙村第一书记曾旌城就来到了村上。来不及先放下手中的背包,他径直赶往村里的绿茵养殖场。
绿茵养殖场业主刘书琴由于产业项目较多,长时间在外很少回村。当收到她回村的微信消息后,曾旌城便赶紧上门,一来查看肉牛生长情况,二来与刘书琴商量扩大产业规模等事宜,争取造福更多的村民。
今年是曾旌城在石庙村扎根的第二个年头。从2019年6月到村至今,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片土地,为当地村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作为党员,他不忘初心;作为退伍军人,他坚韧不拔;作为“第一书记”,他甘于奉献。他成为村民们认可的“曾书记”。
曾旌城(左一)与刘书琴(右一)商量产业规模扩大事宜
村民的“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打乱了农村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让作为“第一书记”的曾旌城经历了一次“大考”。
疫情发生之初,凭着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多年的经验,曾旌城第一时间自费从网上抢购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并带回村里分发给部分村委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人员和无法购买口罩的村民。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带着村党员干部及志愿者,走访摸排全村167户800人,将疫情防控的每一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在走访中,针对村民关于不能出门、物资匮乏的怨言,曾旌城创新了一套“村内供销”的物资购买方法:村民既是卖家,也是买主,列出食物需求清单,由村内招募的志愿者,利用交通工具帮助取货送货,让村内农产品循环流动,既解决了村民的物资问题,也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困难,让全村村民从疫情防控攻坚期安稳过渡到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
“我们村里面农产品种类还算比较丰富的,每家每户都有蔬菜,不一样就可以你买我的、我买你的,这样既能减少大家出门的次数,也解决了‘吃’这个最大的问题,我们村干部都为这个方法点赞。”村干部王章利一说起曾旌城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就赞口不绝,“解决了当时村里的头等困难”。
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那段时间,曾旌城吃在村里、住在村里,整整30天没有回过家。即便有时带着部分村民的需求清单进城购买物品,他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么紧张的时刻,如果我走了,万一出现啥子事,我自己都良心不安,不能让村干部独自战斗,大家都是战友,要一起面对。”在这场战“疫”中,曾旌城始终发挥着一名退伍军人的战斗精神,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承诺,始终和村民在一起。他说,“守护村民健康,筑牢安全防线,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曾旌城(右一)向张云涛(左一)介绍修路情况
脱贫户的“顶梁柱”
2019年6月,曾旌城走马上任石庙村第一书记时,因残致贫的张云涛是村里唯一一户未脱贫的贫困户。一直以来,年事已高的他对脱贫工作不但不配合,还有些抵触情绪。
上任第二天,曾旌城就来到张云涛家走访,结果吃了“闭门羹”。但他没有拔腿就走,也没有急躁,而是站在院子里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试图侧面了解其日常生活。张云涛的住房与村道之间有着一条70米长的小路,这条小路不但泥泞,还有些许坡度,靠单拐行走的张云涛每每回家肯定多有不便。这么一想,曾旌城脑海里便立刻闪现出了打开张云涛“心门”的办法——修路。心头有了主意,他兴冲冲赶回村办公室与村干部商量,并立即着手准备相关资料。
在又吃了好几次“闭门羹”后,曾旌城终于敲开了张云涛的家门,把资料给他看,还为他作详细的情况说明。得到张云涛的同意后,曾旌城便代为申请了特困补助金用于小路的修筑。申请方案通过了,但钱还未到账,“急性子”的曾旌城坐不住了,立马自掏3000元来垫付修路资金。
2019年8月20日,小路动工;3天后,工程完工。
看着家门口新修的水泥路,张云涛眼里饱含热泪:“我是真的没想到曾书记说修路,就真的这么快修好了,以前下雨天我拄着拐杖都容易摔跤,现在这个路曾书记还细心地在上面加了防滑痕,有坡度的地方也不怕走了。”张云涛说,由于多种原因,以前他不太信任村干部,但如今看到曾旌城这样风雨无阻坚持为他办事,他改变了观念。
当时,还未脱贫的张云涛居住在带有条石的土墙房里,其安全风险隐患是压在曾旌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早在修路之初,曾旌城就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咨询,经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鉴定,张云涛的住房被认定为C级危房,能够直接进行危房改造。于是,在修路的同时,曾旌城一直在准备C级危房改造的相关材料,并向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申请资金。
2019年9月,张云涛家的房子改造期间,曾旌城隔三差五就往施工现场跑,当起了“监理”。10月底,张云涛住进了“新房”,78岁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紧紧握着曾旌城的手不放,嘴里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底,张云涛彻底摆脱了“贫困”身份。心怀感恩的他,顾不得自己腿脚不便,硬是独自一人来到了曾旌城所在单位,为他送上一面锦旗表达感谢之情。尽管连曾旌城的名字都写错了,但这一面特殊的锦旗,却深深烙在了曾旌城心里。对他来说,只要得到群众认可,所有的辛苦便都随风去了,余下的只有无悔和满足。
疫情防控期间,曾旌城记录来往车辆情况(右二)
农产品的“推销员”
2017年,石庙村村民刘书琴从新疆回到家乡流转了150亩土地,用于养殖肉牛、种植甘蔗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吸纳了部分村民务工解决生计问题,还带动了全村经济良性发展。
2019年,48岁的脱贫户陈大英在曾旌城的介绍下,进入了刘书琴的绿茵养殖场工作,主要负责喂养肉牛。“在这里上班,除了每天有工钱之外,还要包一天三顿饭,等于我没得生活支出,纯赚钱!”靠自己的双手一年能挣2万元,陈大英前所未有地自豪和满足。她认为,与种庄稼相比,现在这份工作“收入高了不止一星半点”,而且生活的烦恼也少了,每天心情都很愉快。
对于非贫困村,曾旌城深知,像刘书琴这样的返乡创业业主,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因而他对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都十分上心。
绿色生态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抉择。虽然刘书琴一直遵循着绿色种养循环模式,甘蔗喂养肉牛,牛粪“肥养”甘蔗,但扩大养殖规模后,存栏的肉牛大量增加,牛粪的产出也会随之增加,大大高于种植甘蔗所需,多余的牛粪该怎么样处理?这成了曾旌城担心的问题。去年,与曾旌城多方学习考察后,回到村里,刘书琴就建起了大容量的沼气池,牛粪发酵之后进行干湿分离,沼液可以抽离上山用于灌溉庄稼,沼渣可以用作肥料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使用,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一直想着丰富村里产业的曾旌城发现“沼渣”是蘑菇生长的优质肥料,便建议刘书琴在甘蔗林下试种“羊肚菌”“双孢菇”等品种的蘑菇,在当年就大获丰收。产业项目慢慢的变多,需要的工人也慢慢变得多,全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增收,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村民发展致富的决心。
一直以来,刘书琴的绿茵养殖场所出产肉牛全部销往成渝两地。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不仅肉牛销售受到阻碍,种植的其他农产品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情况,曾旌城积极联系内江当地屠宰场和所在单位,邀请屠宰场前来了解肉牛品质,积极向单位同事和食堂推销起了石庙村农产品,帮助刘书琴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曾旌城的脚步却没有缓下来。郭北镇当地一直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今年3月,在曾旌城的鼓励下,刘书琴试种了20亩“露天”西瓜。与大棚西瓜相比,露天种植的西瓜因日照、授粉等因素,甜度更强,口感也更好。
在5月的阳光下,一个个“绿油油”的小西瓜如同石庙村的发展道路一般,将不断生长壮大,直至丰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