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采纳哪些办法把社区防控网底织密织牢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回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5-01 03:08:07  阅读:3616+ 来源:自媒体 作者:环球网

原标题:上海市采取哪些措施把社区防控“网底”织密织牢?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回应

01

上海市1月24日启动一级响应,对疫情防控发挥了什么作用?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四早”对整个防治很重要。在1月24日以前上海市主要是在组织上、预警上、能力储备上做工作,一是向各个医疗机构发出预警,在一月初的时候就发出预警;二是及时组织专家研判,因为这是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疾病,人流社会的大量流动,交通的发达等对疾病传播很重要,所以我们及时研判;三是对上海的发热门诊进行督查,主要在它的预检分诊、组织流程、能力储备、人员配备几个方面督查,同时进行了全上海所有发热门诊人员的专门培训,在1月17日向全市发布了上海救治工作方案。上海市前期还做了一些人力储备,包括定点医院的人力储备,1月24日后,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又对几个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措施“进一步强化”。进一步迅速扩大了发热门诊的隔离治疗设施,对各个发热门诊隔离床位的数量和规格都作了要求。第二个措施是治疗优先,不能因为没有诊断明确就不积极治疗,在应急响应后对发热门诊,除了传统门诊外增加了影像、药学、呼吸、急救等设备和人员团队,要求对插管、呼吸机等都在发热门诊要有装备,坚持治疗优先。

这次新冠肺炎实践当中,CT影像学诊断对研判也是很重要。上海市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都配置了发热门诊专属CT,前期配了21个,最近又配了14个,后续还要专门完善,这对扩大发热门诊的应急响应能力很重要。在一级响应后,上海市实践中借鉴其他几个国家的经验,在原来全市的发热门诊基础上在182个社区建立了发热哨点门诊,因为抗疫过程中社区是很重要的,上海的三级诊疗体系中社区的服务量始终占很大比例,如何在社区就诊中筛查出一部分发热病人,对于防控也是很重要。这些措施为上海能够及时地找出病人、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地隔离、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截至4月29日24时,上海市发热门诊共接诊接近28万人次,留观隔离17500例左右,共发现339例境内病人,境外输入的共发现308例。

02

如果发现疫情,上海市如何确保第一时间切断传播路径?

要切断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调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次新冠疫情的控制中,上海市疾控部门在流调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力军作用。流调发挥的作用从四个方面考虑的:

一是有信心。上海开展流调工作调动了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作为核心部门,此外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设计了三级梯队,将近2000人,其中核心的一级和二级梯队有737人,主要由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参与。有这样的技术和力量储备,使得上海市开展流调的时候充满了信心。

二是细心。流调工作要追求细枝末节,特别是细到每一个被调查对象的所有生活轨迹,方方面面。

三是恒心。流调工作要持之以恒,上海曾经发现一起聚集性疫情,一时没有追溯到感染来源在哪,疾控部门发挥了持之以恒的调查精神,先后调查了大概160多个相关人员,最终通过将近7天努力,发现这个病例曾经和另外一个本市确诊病例在游泳池里有过交集,而这个确诊病例自身又跟另外一个上海的聚集性疫情当中的另外一例病例有关系,而这个聚集性疫情病例又跟外省市的一起聚集性疫情有关系,这就凸显了流调工作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四是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关心被调查对象,被调查对象虽然是病人但肯定不是敌人,要给他提供帮助,帮助他回忆他以前所有流行病学相关的活动轨迹,这一方面有助于控制疫情,同时也是体现了疾控部门的人文关怀以及我们的形象和地位。

03

上海市采取哪些措施把社区防控“网底”织密织牢?

上海市疫情防控遵循“四早”原则,沿用了非典期间的一些好做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一是发扬了健康宣教的作用,非典时期上海居民就非常注重健康教育,在此次疫情期间健康宣教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次健康教育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职能之一,受众非常广,疫情初期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了一封信,告知周边居民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同时利用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引导居民形成常态化的生活模式,针对辖区内的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包括重点人群编制不同的防控指南。在有世界级的产业园区—长阳创谷,人群非常密集,采用了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信息,包括互动式的健康咨询,把健康宣教融入到复工复产当中。

第二是完善防范网络。非典时期上海市依靠社区和街道发现重点人员,这次防控队伍在不断地壮大,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街道、居委、公安、疾控中心,还包括社区志愿者我们组成了四人小组或者更大的团队在社区排除了重点人群,对信息进行核实,保证重点人员不遗漏,整个防范网络越来越完善。

第三是借鉴非典时期突出的防范重点,非典时期当时是“集中观察”,此次我们对于重点人员采取了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相应对象从最初重点地区的人员,包括密切接触者,包括目前的境外返沪人员,我们的重点是非常突出的。

从非典到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三级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它的作用和功能已经凸显出来,这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参与更加广。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要承担起“管得了、守得好、兜得住”的工作使命。

04

上海市在集中收治患者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上海市采用的“四个集中”对于病人的收治非常有效。非典疫情后,上海市一直有两个定点医院,一个是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前身是上海传染病医院,医院的场地很宽、隔离区很好。另一个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迁建的过程中单独建立了传染病大楼。这两个就是上海市的集中收治点。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上海市采取了集中收治,成人收治到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病人收治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从整个收治的情况去看,把病人集中收治,对于集中资源、集中专家是非常有好处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有300多个负压床位,同时还储备了200个左右的负压床位。当时从上海当时疫情的研判来讲,床位资源是够的。建设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时候就预留了一个储备的场地,准备应急响应。儿科医院也是这样做的。从目前病人的情况去看,上海市有足够的床位,公卫中心应急响应的200个负压床位到现在还没有用过。

第二,这次集中治疗过程中,上海市的专家团队也很重要,在集中专家资源方面,传染病医院以传染病学科的病种为主,这次新冠肺炎涉及到重症监护、人工膜肺治疗等专业团队,所以上海采取集中专家的方式,从上海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市一医院、市十医院、市六医院,集中重症专家配置到不同的组里,开展集中救治。此外,也集中配置了护理团队。

除此之外,在集中收治病人的过程中,还专门配置了中医,每一个病区都有一个中医团队,每个病区都配备专门的心理团队,要上呼吸机的患者还有专门的呼吸管理师的团队来做。从上海目前来看,这两家定点医院的资源是足够的。虽然上海市新冠肺炎病人数没有武汉多,但是对于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来讲,还是做了很多预案。

例如,上海市对部分医院考虑要做腾空机制,上海境外输入流量很大,在前期的定点隔离医院,要做筛查的医院,专门收治的医院也预备了很多。从上海目前情况去看,总体是非常平稳的,两个定点医院是平稳的。集中专家资源的做法也是有效的,使得上海的治疗效果总体上是满意的。

05

上海市在防治境外疫情输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上海市面临的输入性疫情的非常大。曾经在一个航班上,一个晚上就发现50多个确诊病例。上海市疾控部门很早就介入了口岸的疫情防控工作,3月5日就派人进驻到浦东机场,最高峰时派了45名工作人员分三班在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进驻,收集健康信息,入境旅客的信息,这些信息为后续病例确诊以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和密切接触者的排摸打下了基础。

第二点,上海市疾控部门协助口岸一起对入境人员开展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这个工作由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共同承担,一个是对入境送医人员、一个是对入境的所有人员即便没有症状的人做百分之百的筛查我们开展核酸检测,这样做才能够确保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点,开展密切接触者的排摸,这项工作是上海汲取了2009年甲流的工作经验,当时专门为密切接触者的排摸在上海疾控中心成立了追踪办公室,2020年1月下旬就专门成立这样一个专班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仅口岸的航班现在已经追踪了将近160架班次,从航班追踪管理到的,上海市管理的人员多达6000多人。

第四点,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领导下专门用中、英、韩、日、意五种语言制作了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手册,目前为止发放了3万多册,为入境人员提供健康方面的咨询。也是基于我们的努力工作,对于4月10日当日入境的俄罗斯208航班,在当天晚上确诊的50多个病例,在上海对外发布的时候他们的基本信息我们已摸的非常清楚了。

06

上海市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经历此次疫情,上海市家庭医生经过了“三道考验”。第一层考验:一是社区居民健康之门,疫情早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站点都在第一时间尽快开放全科门诊。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截至4月30日,家庭医生已经给居民提供慢病长处方58418张,延伸处方1600多张。同时对辖区内的13603名慢性病管理患者进行了零接触的慢性病的管理和监测。该辖区内还有8家养老院,家庭医生定期开展巡诊,共为老人服务678人次。同时还注重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主动电话联系,家庭医生在电话上进行疫情的答疑、健康咨询甚至是心理干预,在这块服务方面,共计有8924人次。

第二层考验是守好家园和校园大门。家庭医生参与了居委会和居委干部、民警、社区志愿者组成四人小组,主要是确保家园平安,在社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摸,发现重点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居家隔离,对这种居家隔离的人员形成闭合式的管理。在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排查居民1782名,管理居民有442名,这是守好了家园之门。针对校园,4月27日上海市的初三和高三学生已经开学,家庭医生依托原有的全科医师进校园的工作模式,采用“一校一医、一校一策”的防控方案,即一名家庭医生要跟一所学校对接,指导他们做好学生的晨检、午检、健康观测,包括个人防护,包括通风消毒、信息报送。

第三个考验是守好外防输入的城市之门。家庭医生在各个道口都参与了道口人员的测温、流调、核查工作,其实许多医学集中隔离点主力军都是家庭医生。1月24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参与了杨浦区第一家集中隔离点的组建、管理和运行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47名医护人员在这个集中隔离点里轮流渡过了将近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管理或者服务的对象有重点地区的人员也有密切接触者,包括现在境外返沪人员已经有505名,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家庭医生做到了管理有序、有情,人员“应管尽管”、检测是“应检尽检”,为外防输入守好了城市的第一道关卡。

下一步,一是加大家庭医生与社区内、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园区、楼宇的职业人群的签约力度,包括学校的师生我们也要加大签约力度,这样做才能够提高家庭医生和社区功能性人群的黏合度。二是依托目前有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信息化的水平,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目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有互联网诊室开出来,实现了网上慢病的随诊随访,包括配药和线上支付都已经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可及度。三是此次疫情期间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有182家建立了社区的发热哨点诊室,依托这个诊室的功能,要对社区的发热患者形成一个发现、甄别、转诊闭合的管理功能。同时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对发热患者的同治梯度、上下联动的转诊机制,不但能大大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能力,也能大大的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准确度。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