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毡房会讲故事新疆哈萨克族绣娘的诗意传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3 12:43:50  阅读:9066+ 来源:自媒体 作者:新疆网

原标题:“让毡房会讲故事”——新疆哈萨克族“绣娘”的诗意传承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2日电 题:“让毡房会讲故事”——新疆哈萨克族“绣娘”的诗意传承

新华社记者陈晓虎、张钟凯、顾煜

4月的伊犁河谷一片生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已是绿意盎然。在老城区,一栋砖赤色双层修建的宅院里,几位小伙子正忙着做木匠。这里是“绣娘”金艾斯古丽·努尔坦阿肯的工作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哈萨克族服饰的传承人,金艾斯古丽一向致力于研讨、制造和推行以服装服饰、特征毡房等为代表的哈萨克族民俗文明,一“绣”便是22年。

金艾斯古丽在公司辅导职工(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摄

“畅格拉克”:毡房的天窗永久豁亮

见到金艾斯古丽时,她正被一个事务洽谈电话“缠身”。虽已年过半百,但个头不高、藏着短发的金艾斯古丽看起来精力干练。2012年将服装厂发展为公司后,金艾斯古丽的事务越来越忙。她说,比较“经商”,她更垂青的是“传文明”。

哈萨克族刺绣广泛见于民族服饰、毡房等装修和日子用品,是长时间习惯草原游牧日子的文明产品。伊犁河谷是我国哈萨克族首要聚居区域之一。金艾斯古丽从小日子在这里,祖辈有刺绣传统,跟着母亲学了一些刺绣功夫。上大学期间,她喜爱搜集各种哈萨克族服饰图画等文明符号,铢积寸累的资料成了她日后创业的财富。1998年,金艾斯古丽兴办民族服装加工厂,产品因图画斑纹丰厚而热销海内外。

金艾斯古丽公司的职工在加工传统绣品(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摄

“毡房是哈萨克牧民‘移动的家’,跟着年代变迁,许多牧民由游牧转向久居,毡房寓居功用随之改动。”金艾斯古丽说,毡房的天窗在哈萨克语里叫作“畅格拉克”,是宗族传承兴衰的重要标志。“白叟会把‘畅格拉克’传给最小的孩子,意味着把宗族荣耀、产业、文明传给他,是一个严肃的典礼,我期望维护和传承这种文明。”

“塔斯布拉克”:民族刺绣之泉喷涌不息

金艾斯古丽的公司名字叫“塔斯布拉克”,意思是石头里的泉流。“期望民族刺绣文明传承能像泉流相同流个不断。”她说。

前辈是传承的源头。办厂之初,她到伊犁各地造访年长的“绣娘”,向她们“取经”,许多白叟都惊奇现在还有年轻人想学这个。金艾斯古丽说:“特克斯县一位老奶奶把所知道的刺绣绝活都教给了我。许多白叟把她们的刺绣藏品交给了我,有的临终前专门嘱托,让我维护好并传下去。”

金艾斯古丽在展现她搜集的传统纹样(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摄

公司一楼展厅挂着一件毯子,是金艾斯古丽从一户边远区域牧民家的馕坑上“救”下来的。“这家媳妇把它搭在馕坑上挡灰,我一下就被上面模糊的斑纹招引住了,买了过来,拿回家在水里泡了10天,上面精巧的刺绣又出现了。”她估测这件毯子有100多年前史,将之奉为“镇店之宝”。

当地政府一向活跃支撑金艾斯古丽维护和传承民俗文明。从2011年起,她的公司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产品定点出产企业,并享用相应方针和资金支撑,她的事务也带动了当地千余名农牧民增收。

“斯尔马克”:让民俗文明如花毡般美丽多彩

“斯尔马克”在哈萨克语中指铺于毡房地上的花毡,巨细各异,图画有别,是哈萨克刺绣里很有构思的部分。在传承过程中,金艾斯古丽既尊重传统,也活跃求变。

作为毡房主体资料,传统毛毡很难“服侍”:怕潮、易虫蛀、有异味。金艾斯古丽与内蒙古一家企业协作研制新式毛毡,处理了这样一些问题,制造的毡房大受欢迎。

为推进产品立异,金艾斯古丽非常重视其他艺术元素的融入。近年来她招聘了4位美术和规划专业的“90后”,在传帮带过程中增加了产品规划感和艺术性。

这是4月8日拍照的用金艾斯古丽与内蒙古一家企业协作研制的新式毛毡制造的毡房。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摄

记者正常采访中发现,金艾斯古丽身边还有一位得力助手:她的儿子马尔乎兰·加尔肯。在北京读完大学后,马尔乎兰回到伊犁,协助母亲推行产品。

“作为传承人的妈妈,不能没有传承人。”马尔乎兰经过数字化建模将母亲的毡房等样品搬到线上展现。上一年,他和母亲一同规划制作了高10.2米、直径20米、修建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大毡房,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

“今后咱们还可经过虚拟现实技能做产品出现,还能够开发冰箱贴、首饰盒等更便携的民俗文明产品……”谈起未来,马尔乎兰越说越振奋。

金艾斯古丽也在考虑更具可持续性的民俗文明维护传承方法。她说:“咱们要让老的东西活起来,让毡房会讲故事。”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