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劳务输出是怎样实现减贫的? —— 甘肃礼县的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步代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务输出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它既随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彼此作用,相互促进。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走出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甘肃省礼县县委、县政府不失时机地做出了“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劳务产业”和“工业强县,劳务富民”的战略决策,以“减少土地压力和人口压力”为出发点,把劳务输转作为加快扶贫开发、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产业和最大项目来抓。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带动、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长期稳定输出转变。为此,礼县与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伙伴关系,组建省外劳务基地20个,打造了“礼贤妹”“礼贤家政大嫂”等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实现了劳务输出由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的输出,使礼县由“劳务大县”实现了向“劳务强县”的跨越。通过劳务扶贫授人以“渔”,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转移劳动力,这慢慢的变成了区域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百科。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 。全县人口52.10万人(2010年),下辖10镇19乡,568个行政村。全县幅员面积4299.92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脆弱,生产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作为甘肃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县区之一,截止2010年,礼县的总人口达到 53.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48.42万人,占总人口的90.4%;农村劳动力26万,其中富余劳动力13万多人。全县有扶贫重点村45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近80%,按照国家新确定的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贫困标准线,全县有贫困人口 39.15万人,贫困面高达81%,整体性贫困、收入性贫困、生态性贫困特征十分明显。礼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与西南部的“下四区”,涉及16乡镇20.45万人,有扶贫工作重点村226个,占全县扶贫重点村的近50%。该区域地处偏僻、地形地貌复杂,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村民主要依靠水窖中的雨雪水解决饮水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干旱、暴雨、冰霍、霜冻等自然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弱。在“5.12”特大地震和“8.12"特大暴洪灾害中,该地区绝大部分群众因灾返贫,几乎回归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风雨”的绝对困境。2011年是礼县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的年份,但干旱、暴雨、冰雹、泥石流等灾害仍造成全县29.8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2.0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
据统计,2001年至2012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8.5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411项,减少贫困人口20.35万人,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0.88万人,贫困面仍达44.24%。农民多、土地少、劳动力资源过剩是无法回避的县情。为此,礼县以“减少土地压力和人口压力”为出发点,把劳务输转作为加快扶贫开发、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产业和最大项目来抓。
礼县可以通过劳务输出来实现就业减贫有如下三个条件:
(1)人多地少,生存艰难,使劳务输出和移民成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
礼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和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工业弱县,是国务院确定的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之一。礼县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人口多,底子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工业企业少,吸纳劳动力资源的空间狭小,部分地方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批劳动力资源闲置。因此,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转,就成为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开展劳务输转,进行异地移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
(2)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异常高涨
多年来,艰苦环境里的艰难生活,培养了他们能吃苦,不怕累,不怕难,敢于创业的精神,同时,长期的艰苦生活,使他们渴望尽快脱贫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过去在人们头脑里留存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的传统观念也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彻底转变。所有这些,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确立异地创业、异地致富的坚强决心。
(3)多年的劳务输出和移民工作,已发展了一批固定行业和就业区域
兰州、河南、内蒙、陕西的建筑业、山西的矿山采掘业、京津地区的家政服务业、新疆、省内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开发等,都较多地容纳了礼县人力资源,并在这些地方和行业享有一定的声誉,创立了品牌,这不仅为进一步接纳礼县的劳务人员和移民拓展了新的道路,同时进一步激发了礼县的劳务人员和移民走异地致富的决心,并形成良性巡环,使劳务输出和移民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三、项 目 实 施
(一)礼县县政府的主要做法
礼县县政府科学确立“开发资源优势,发展劳务产业”的双向发展理念,把劳务输转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加快扶贫开发的第一工程,按照“走出一个人,挣回一笔钱,养活一家人,带动一方经济”的劳务工作思路,大力扶持引导广大农民“走出家门闯天下”,积极实施劳务输转培训“阳光工程”,激活了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劳务收入实现连年递增,劳务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
1. 构建平台,层层服务解民忧
礼县不断探索劳务输出管理途径,加强对劳务工作的宏观管理,先后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劳务工作组织网络。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在各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站,并配备了专职的劳务专干。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工作联络点,同时在全县劳务工较集中的地区或优势行业确定了输入地联络员。在主要输入地建立了劳务工作驻外机构,专门开展跟踪服务与劳务工维权工作。并先后成立了多个劳务输出行业协会,设立了“礼县劳务工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劳务输出人员随时办理有关证件、提供咨询、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劳务工的具体问题,让农民工在具体服务中感受到政府的扶贫决心和组织为民办实事的真情实意。
2. 激发热情,共谱劳务致富曲
礼县针对部分农民思想上存在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步难”、“宁可吃苦受穷、不愿外出致富”等落后观念,始终把宣传引导作为开展劳务输出的突破口,积极营造宣传大氛围。按照分块负责的方法,在全县交通沿线,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在乡、村、组书写固定宣传标语,县劳务、移民部门组织宣讲团,深入村、组、户大力宣传。县劳务办还谱写制作了《礼县劳务三部曲》,传唱于各种活动场所和群众之间,形成了全县上下同唱一首劳务歌,共谱劳务发家曲的浓厚氛围。同时,县委、县政通过评选全县“十大劳务状元”、“十佳家政服务员”、“百名劳务经济带头人”等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和广泛宣传。通过典型带动,调动了广大农民工的务工热情,促进了务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3. 开辟基地,实现劳务移民
按照“巩固老基地,建立新市场”的劳务移民工作思路,不断开拓地域相对集中、用工需求量大、生活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的劳务移民基地,先后开辟建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青岛、福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劳务移民基地20余处。仅2010年,该县向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输送的820名工业移民,年创收达1600多万元,有600多人和当地用工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长期工作协议。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县已有1200户农民实现了“劳务移民”,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大城市安家落户,上万人靠劳务移民“挪活”了命运,过上了富裕幸福生活。
礼县赴京打工岗前培训
4. 订单培训,打造劳务品牌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针对全县低素质劳动力比重较大的现状,该县多形式、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与职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开设了家政服务、客房服务、餐厅服务、保安、建筑、缝纫、微机操作、烹饪技术等10多个专业,根据劳务基地的用工类型,有计划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截止2010年底,全县累计举办农机驾驶与维修、农村动物防疫、家政服务、保安、建筑等培训班63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7883人,转移农民工7794人,实现了农民工外出就业从“苦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先后创出了“礼贤妹”、“礼贤大嫂”、“礼贤装修匠”、“礼县架子工”等劳务知名品牌。
通过以上措施,走出了适合礼县实际的八条劳务输转的路子,即:(1)加强领导,健全服务体系,组织化输转的路子;(2)大力培训和培育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输转的路子;(3)扩大基地,开拓市场,规模化输转的路子;(4)发挥优势,产业化输转的路子;(5)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有序化输转的路子;(6)支持返乡创业,兴办经济实体,离土不离乡就地输转的路子;(7)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离土不离县就地输转的路子;(8)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输转的路子。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加快了全县劳务输转的步伐,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二)相关政府部门的主要做法
调动全社会力量,为劳务工创造宽松的输出环境。县劳动社会保障局 定期依法整顿劳务市场秩序,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带有欺骗性、敲诈性的招工 行为,积极维护劳务工合法权益。县妇联设立了礼县妇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 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专门从事妇女劳务输出工作。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 社开展了为劳务工发放小额低息贷款业务;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外出务 工人员免费提供办证服务;县邮政局和乡镇邮政所设立了劳务工专柜,劳务工 汇寄的款物随到随取;县户籍管理部门,开通了劳务工绿色窗口,优先提供服 务;县交通运管部门每年在劳务工返乡和外出高峰期,组织增开劳务工专车, 实行接送服务。各部门共同参与,为劳务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劳务中介组织的发展
为了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礼县大力鼓励和发展合法的劳务输出机构。在发展壮大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中介机构的同时,支持个人开办中介机构,发展“劳务经纪人”,对劳务中介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扶持培育政策,促进了劳务输出机构的发育壮大。据统计,礼县现有合法中介机构22个,劳务经纪人24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介机构为主体,非劳动部门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务输出提供了载体,创造了条件。同时,礼县相继成立了建筑业、家政服务业、采矿业、建材业、加工业、运输业等 6 个劳务输出行业协会,实现政府组织与群众的直接联系。
劳务产业的迅速崛起,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增长,而且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 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收入多元化
对于礼县广大农民来说,依靠现有的土地资源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十分有限,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依靠政策因素来增加收入的幅度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务输出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现实选择。近年来,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持续不断的增加,从1994年的738元,增加到2005年的2493元;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大,从1994 年的15.63%增加到38.69%。
2. 促进了农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
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者自身的生活问题,而且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分布结构,直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外出务工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农业,从而有效扩大了农业再生产。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如以礼县每年劳务输出9万人计,按现有人均耕地占有量计算,相当于新增耕地18万多亩。劳务输出还直接促进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使一部分土地向种植、养殖业能人集中,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先进的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并进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礼县每年近十万多农村劳动力流出流入,自然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劳务输出成了拉动城乡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动力。
3. 提升了生活水平,改变了农村面貌
群众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本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与熏陶,其生活行为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调查,近三年以来,礼县农村新修建的住房80%的来自于劳务收入,新添置的家电和家俱 90%来自劳务收入。不少人依靠劳务收入彻底改变了家庭生活条件,从而带动了整个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而且在返乡休假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最直接的贡献。马河乡阳坡村劳务能人刘宁宁,长年带领100多名群众在新疆从事建筑业。2005年春节期间,捐资6000 元,购置了篮球架一副,并赞助举办了周边18 个村群众参加的篮球赛。中坝乡崖后村石山组不通公路,该村务工人员石根生投入资金 1.2 万元动员全村群众修通了5.5公里的通村公路,这条路被群众誉称为“劳务大道”。
4. 造就了能人大户,反哺了家乡建设
大部分在外务工致富人员,通过劳务输出积累了资本,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或带回资金技术返乡创办实业,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或引进建设项目,反哺了家乡经济建设。据统计,2000 年以来礼县劳务工引进建设资金1100多万元,创办企业50 多户,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
五、经 验 与 启 示
礼县紧紧围绕“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劳务输出十六字方针,立足县情、着眼全局,确定了“内抓特色产业,外抓劳务移民”的扶贫开发路子,以“管理科学化,服务配套化,手段现代化,运行高效化”为目标,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建立起了劳务输出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壮大。
1. 建立组织网络
(1)组建了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专门从事全县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组织输转和管理服务工作;(2)在全县 29 个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站,在 568 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工作联络站,将网络覆盖面拓展到了村一级;(3)在2607 个村民小组及社会各界确定了3800 多名输出地联络员,同时在礼县劳务工较集中的地区或优势行业确定了 460 多名输入地联络员。截止目前礼县劳务输出联络员达到4260 人;(4)在北京、新疆、省内河西地区建立了劳务工作驻外机构,专门开展跟踪服务与劳务工维权工作;(5)成立了建筑业、家政服务业、采矿业、建材业、加工业、运输业等 6 个劳务输出行业协会,实现政府组织与群众的直接联系。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形成了县、乡、村、组、户五级互动直通的工作网络和多轮驱动的组织体系。
2. 建立输出基地
(1)对全县劳务工就业区域及行业进行了摸底,确定了重点,并通过主动走出去洽谈,建立起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2)有意识引导分散输出的劳务工向重点行业和区域集中,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在新基地创建上,依托“订单劳务”来对供求双方准确定位,并按市场运作的方式,逐步发展。
礼县与天水市保安公司劳务合作签字仪式
3. 培育中介组织
为了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礼县大力鼓励和发展合法的劳务输出机构。在发展壮大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中介机构的同时,支持个人开办中介机构,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对劳务中介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扶持培育政策,促进了劳务输出机构的发育壮大。据统计,礼县现有合法中介机构22个,劳务经纪人24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介机构为主体、非劳动部门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务输出提供了载体,创造了条件。
4. 打造劳务品牌
当前,劳务输出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劳务市场的竞争就是劳务品牌的竞争,谁能抢先一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谁就能在劳务市场中抢占先机。通过多年努力,礼县已打造出了家政服务员、建筑工、采矿工等多个知名品牌。一方面礼县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入手,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政府引导,形成了一定输出规模,创造了品牌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单个劳动力无论有多大本领,多么受业主欢迎,也不会形成品牌。另一方面加大向外宣传和对品牌的推介,展示了自己的优势,最终占领了市场,巩固了市场,拓展了市场。
注:本文摘选自“南南合作减贫案例库”。(http://south.iprcc.org/#/casestudies/caseDetailsid=377&fid=230)
关注我
发现更精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