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桥,坐落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东部泉林镇,该桥跨泗河之上,由于泉林一带古为卞国,故名"卞桥"。相传每到中秋之夜,水中呈现双月,故名“卞桥双月”,又名双月桥,泉林卞桥始建于晚唐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前史。泉林卞桥被国务院发布为第六批国家级要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现在泗水县仅有的“国保单位”。
卞桥始由春秋时期鲁国宣公(公元前690年左右)的大夫卞庄子所建,为8块石条的简易桥。相传楚汉相争时,韩信避难于桥下为回报,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唐初李世民东争归经此桥,听人介绍人文典故之后,为扬皇威,令魏迟恭(字敬德)重修此桥,至今桥下拱顶上仍镌刻有“敬德监造”字样。金大定21年(公元1183年)进行了改建,明代又进行了修补。1978年,进行加固修理,补雕石狮一只,补齐望柱、栏板、桥墩、引桥;1998、2006年又两次修理。卞桥前史悠久,是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漳州江东桥,北京卢沟桥齐名的现存陈旧石桥。
卞桥呈弧形,为东西走向,三孔联拱券砌。桥长24米,宽6米,两头各有引桥35米。三孔拱形石桥洞中心大孔高约5米,东西两个小孔高约4米,中孔跨径4.5米,拱脚厚0.5米,拱顶厚0.4米。中孔拱券顶刻着"卞桥镇重修石桥,自(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讫。谨记"。
卞桥桥头各有一对大型石狮,相向蹲踞于须弥莲花座上,神态威猛,形象传神;桥墩下部为梭形迎水;拱脚处有莲花座,花瓣肥厚圆润,带有鲜明的晚唐风格,托石以下部分应为晚唐修建;拱顶上镶有透雕龙首向南北探出桥外0.6米,深目高鼻,旋毛飘然耳后,作张口状,口内或含宝珠,或含游鱼,形状多变,神采各异;桥面两头各有14根望柱和13块栏板,柱顶均为细雕云头,栏板和14根望柱。
望柱为长方条石柱,顶部刻方莲图画;栏板四周饰平面线刻云水斑纹,中心刻有人物、花卉、珍禽、异兽、云水、山石、修建等浮雕,内容五光十色技法精深高明,其间"太公钓鱼"、"卞庄刺虎"、"周处除三害"、"松下问童子"等浮雕形象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赏识价值,是石雕之珍品。桥下绿水长流,碧波荡漾。 卞桥集数学、力学、美学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前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造型漂亮,制作精工,石刻选用线雕、浮雕、透雕、全体雕等技法,集古代雕琢艺术之大成。它布局奇妙,结构合理,规划精心,整座桥天衣无缝,巩固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