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我国历史上巨大的思维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后人尊称为“亚圣”。
2020年头的一天,我怀着敬重之心,走进了孟子诞生和儿时成长的当地——凫村。
一、凫村
由邹城市区沿104国道向北,跳过市域的第一个村庄,就是凫村,间隔邹城市区仅9公里。
凫村现隶归于曲阜市小雪街道办事处统辖,分为东凫村、北凫村、南凫村三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五千人,其间孟姓族员约占多半。
孟子故居、马鞍山、孟母林均坐落东凫村,村中路西,建有“孟子故乡”牌坊一座。
凫村,曾用名傅村、孟儒里、邹儒里等。据传说,凫村的由来,与孟子的母亲有关,有一天,孟母在白马河滨洗衣,见有凫鸟落于水上,认为是吉利之物,因而将村取名为凫村。
凫村坐落邹曲接壤之处,历史上其归属曾发作过屡次改变。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曲阜原为鲁国,邹城原为邾国(战国时改称邹国),两国安全共处。至战国时期,两国讨伐不断,鸿沟改变频频,因鲁强邹弱,邹国地域逐步缩小。
金代孙弼《谒祠记》说:孟子诞生地,“今鲁国邹兴乡邹儒里,即其地也”。可见其时归于鲁。
明代邹县知县王一桢,为便于孟子后嗣看守凫村之东的孟子爸爸妈妈林墓,曾捐俸置地20亩,并颁令革除全部租税差役。阐明其时凫村为邹县辖区。
清康熙年间,邹县知县娄一均,在孟母墓西的凫村,留有《蠲免富村杂徭记》碑。碑铭曰:“……父老告余曰:此亚圣孟子诞生处也……今又叫凫村,尚有孟子故居在焉。其后嗣聚族而居,代有优崇之典,并无差役……爰令全部分摊杂项概行豁除,以示优宠”。阐明凫村其时为邹县属地。
新中国建立之前,凫村一带属邹县民主政府第十二区所辖,1949年划归曲阜至今。
邹城的有识之士,曾屡次呼吁将凫村划归邹城,使孟庙、孟府、孟子林、孟子故居及孟母林等“四孟”统一办理,以使邹城的孟子文明构成一个全体。
△104国道从村中穿过。
△东凫村村委会办公楼。
△2013年10月,凫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古村落”。
△村委会北侧的集市。
△村委会北侧的集市。
△村委会北侧的集市。
二、孟子故居
由孟子故乡坊向西约100米,就是孟子故居。孟子故居因年代久远,历史上曾屡次重修。
△这儿就是“孟母三迁”中的一迁所在地。听说孟子在这儿成长到九岁。
今孟子故居,于1982年由曲阜市文物局掌管重修。有一门、一殿。殿三楹,中心有孟子爸爸妈妈像,右侧配孟子像,左边配孟氏中兴祖孟宁像。殿东有一跨院,北屋、东屋各三楹,原为孟氏故乡户家庙,现作展览室用。祠外路南有池塘一亩许,是为孟母池。池西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名为白马河,河上有桥,听说桥面为清末及民国初年的18块碑石铺成。故居由专人看守与办理,隶归于曲阜文物局孟林办理所。
△孟子故居大门。
△故居院内的照壁。
△故居内的正殿。
△故居内的正殿。
△故居内的正殿。
△照壁西侧有一口大钟,钟身上铸有“安居乐业”四个字。据乡民讲:曾经村内有紧急情况时,敲此钟招集乡民。
三、马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马鞍山下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孟子,巨大的孟子又让马鞍山名扬天下。
马鞍山不高,但林木茂盛,不时有大鸟在山上回旋扭转,走近山边能听到群鸟愉快的鸣叫声。
马鞍山周边砌有防火石墙。一墙之隔,就是民居,或许乡民认为此山风水好,不肯远离。
据乡民讲:马鞍山前原有两座小山,一座叫“草山”,一座叫“料山”,山前还有饮马湖。
△站在104国道西侧,东望马鞍山。
△在村内观看,马鞍形状越发显着。
△不少民居依山而建。右侧的小路通往孟母林。
△马鞍山正南侧。
△站在马鞍山脚下南望,不远处就是邹城市的村庄。
四、孟母林
孟母林坐落马鞍山东麓,林内掩埋着孟子爸爸妈妈、孟子后嗣,构成一个傍山而建的宗族墓地。
林内现存柏、杨、楷、槐等古树名木一万余株。进入林区,沿神道前行不远即为享殿。享殿三楹,四周绕以赤色垣墙。孟子爸爸妈妈墓在享殿西侧不远处,墓前正中设置石鼎炉、石烛奴、石供案,以供祭祀。孟子爸爸妈妈墓前方邻近,有孟子儿子孟仲子之墓。林区东北侧,有孟氏四十五代中兴祖孟宁之墓。
金贞祐元年(1213年),孙弼在《邹公坟庙之碑》中写道:“公为齐卿时,失恃而归葬于鲁也,今在邹兴乡马鞍山之麓者是也。”这是有关孟母安葬地址的最早记载。
1977年12月,孟母林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发布为第一批山东省要点文物维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要点文物维护单位。
1991年,曲阜市文物办理委员会设置孟母林文物办理所,以加强维护。
△孟母林坊。
△孟母林大门。
△2013年3月,孟母林墓群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要点文物维护单位。
△孟母林景区示意图。
△孟母林内的古树。
△孟母享殿院门与外墙。
△孟母享殿正殿。
△享殿院内北侧立有巨大的石碑,上刻“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神位”。
△孟子爸爸妈妈之墓。
孟子曰:“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孟子生在凫村,长在邹城,从空间上说与咱们近在咫尺;孟子尽管脱离咱们已两千多年,但他的思维学说、大丈夫品格,早已经渗透进邹城的土壤里、空气里,成长在这儿的人们,耳濡目染,耳濡目染,都受到孟子思维的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