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扶贫车间 “绣”出脱贫“锦绣路”
素隆姑公司在给绣娘分红。合作县扶贫开发局供图
走进海东市合作土族自治县扶贫产业园,“太阳花”元素随处可见,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将“太阳花”绣在笔记本上、背包上、手机套上……在绣娘的一双巧手下,“太阳花”从土族民族服饰上一跃而下,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旅游伴手礼。
“咱们曾经就拿盘绣做腰带,或许给姑娘做陪嫁品,从没想过做盘绣还能挣钱。现在做绣娘,每个月能拿三四千元的薪酬呢。”绣娘席金花谈起她手里的活计,总有不由得的笑意。四年前,席金花一家三口人还仅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一年到头的收入也只要6000多元;现在,靠着在素隆姑公司做绣娘,她一个月就能有曾经半年的收入。
席金花是合作县丹麻镇索卜沟村最早一批在素隆姑公司做绣娘的人,从此,盘绣以另一种方法融入她的日子,不止改变了她的日子,也改变了全村妇女的日子。
“我年岁大了,外出打工也寻不到什么好活计。一开端,村里办刺绣扶贫技术训练的时分,村里大多妇女觉得盘绣不值钱,没几个人参加,看到我挣了钱,村里的妇女也渐渐开端参加。”席金花说。看到了甜头,全村40多位妇女都跟着席金花做起了盘绣的活计。
其实这样的盘绣训练,素隆姑公司一向在做,上到合作县工作部分,下到各村党支部。现在,素隆姑公司把劳动力训练搬运和商场需求结合起来,开展具有当地民族特征的土族盘绣训练项目,把开展土族盘绣作为扩展乡村妇女增收工作的途径之一。
素隆姑公司的绣娘优先选用各村的建档立卡贫穷户,通过“能人+公司+贫穷户+商场”的出产出售运营形式,在贫穷村建立基地和扶贫车间,辐射带动4000余名乡村妇女参加刺绣手工艺品制造,其间贫穷大众2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靠着牵线搭桥,村里的妇女们足不出户挣到了钱。现在,像素隆姑这样的公司,合作县有26家,带动工作上万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打造和提高“青绣”品牌也被首度写进2019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国特征手工业扶贫车间现场会在青海举行。到现在,青海省39个区县建立了藏绣、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蒙古族刺绣等民族特征手工业扶贫车间310个,吸纳贫穷户2.2万人,年人均增收1.5万元。
通过素隆姑公司这样的企业在各村间“牵线搭桥”,青绣在乡村绣娘手中变成绣片、披肩、枕套、钱包、手袋等,为她们织就了绚烂的日子图景,也绣出了一条脱贫的“锦绣路”。
(责编:陈明菊、杨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