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语
昔者如荆浩之写太行山,董源写江南山,黄子久写海虞山水,师友造化,古之我们皆极重视之,力行之。遍观奇胜,朝夕目击,心有所感,施之于翰墨,名作巨幅,数不胜数。
近世黄宾翁更有“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知师古人,不知师造化,终无以得山川之灵秀也”、“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改变中来”等名言警世,直言只要面临真山水,才干写出自家性灵,不落寻常蹊径,画乃大成。
翰墨者,中国画民族性之所寄也。故吾师大利先生尤重“翰墨写生”,力倡“翰墨文明”之建议。盖以翰墨辩证规则统领、施行于写生,始能游行自若而不碍于物,所谓造化在手,一片生机是也。
太行,全国名山也。余曾数往游观,或数日,或月余,晨夕相对,坐观晴雨。或目识心记,或勾写树石,归而久久萦怀。情之所至,信笔点染,成此数图,不揣鄙陋,求教于方家同好,希得评正。
己亥岁尾栖山蔡亮记
心闲云亦闲
136厘米*34厘米
赏静可怡情
153厘米*43厘米
久坐待月华
153厘米*43厘米
太行银河
136厘米*34厘米
素琴日夜鸣
136厘米*34厘米
逍遥林泉
136厘米*34厘米
秋色满幽山
136厘米*34厘米
溪山无尘
180厘米*48.5厘米
相对意悠然
136厘米*34厘米
著作部分
蔡亮
文明部艺术开展中心中国画创造院青年画院画家
艺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