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蕾计划”违规被查处,并非“捐男捐女都一样”!
给善良绝对的尊重,才能让善意更好地生长。
2019年年终岁末,公益项目“春蕾一帮一助”受到网友质疑。原因并不复杂,在这个旨在帮助贫困女生的项目中,善款却被用在了男生身上。面对质疑,项目的创立单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该项目“大部分受助者是女生”,1267名受助高中生中,有453个是男生。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贫困家庭的男生也亟需帮助”。
许下帮助女生的承诺,最后却解释“捐男捐女一个样”,这么做对吗?
10日,全国妇联发布调查处理情况通报,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儿基会的做法偏离了“春蕾计划”资助女童的初衷,责成整改。中国儿基会秘书长和项目负责人也分别被处分。
尘埃虽已落定,但这件事仍留给我们对慈善事业很大的思考空间,关于公平、关于公开,也关于善良——
春蕾夏令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春蕾女孩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放飞纸飞机 图片来自: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网站
第一,公益慈善事业根本的原则是公平。
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慈爱怜悯,还是关爱互助,最终都归结于社会资源财富的再次分配上,让我们的社会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不断迈进。无论是救助陷入困顿的人,还是失学的孩子,乃至自然灾害中的受灾群众,都不难从中发现慈善公益事业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的社会意义。
正是因为“公平”这两个写在每个人心中的大字,在网友质疑“春蕾计划”救助男生时,有人提出尖锐的反驳:去村里发善款,只发给女童,一旁的男童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再穷也活该,再穷也不能给一分钱,这是人能干出的事吗?
看似有理,但理性分析,这种说法恰恰违背“公平”二字。“春蕾计划”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当时开展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有480万7至14岁学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不能入学,其中女童所占比重高达83%。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就是全国妇联在通报中屡屡提及的初衷。
整整30年过去了,因贫失学的孩子大幅度减少,但必须得说,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姐姐因为家里要养弟弟上学,自己放弃读书,靠干农活、打工的钱来供弟弟上学;因为爸妈要给弟弟多一点营养,姐姐从学校得来的捐献的牛奶不得不让给了弟弟……
越是到了社会经济普遍提高的阶段,这样的事例越是让人觉得刺痛心灵,“春蕾计划”这样专门救助女童的公益慈善项目才越凸显出必要性。从全国妇联的通报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于贫困男生的救助,可完全通过其他公益项目完成,并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把女孩的专项善款用于男孩,无异于纵容甚至扩大不公的存在。
新疆和田一中春蕾班,40名少数民族春蕾女生正在上课。图片来自:人民网
第二,公益慈善事业永恒的生命在公开。
做好事是什么感觉?按理说应该是内心愉悦,有小小的满足。而在得知把女生的善款给了男生后,做好事的捐助者心中并没有愉悦和满足,只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震惊和感觉被欺骗后的愤怒。
人非圣贤,善良并非就等于普度众生,往往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因为某一件事救助某一个人,因为某一个原因捐赠财物给某一类群体。有人把慈善事业的特点归纳的非常清晰:以人们的善良为道德基础,以人们的收入差距和捐赠资源为经济基础,以人们完全的意愿为实施基础。
如果慈善违背了捐助者的意愿,就成了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更可怕的是,人们的怒火终将跟着时间流逝而冷却,但一起冷掉的,可能还有人们的善意,那被点点善意星光点亮的璀璨星空,有可能归于黑暗。
如何让人们的善意不被辜负,让善款不被滥用?公开是一个必选项。
“唯富德有爱者居之,唯以公开透明法则行之,方能令天下有爱心者从之。”在法律层面,保护捐助者的知情权是一个重要原则。在制度层面,有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慈善行业信息统计,慈善公益信息统计平台,及时发布慈善数据,定期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报告等等一系列事关公开的设计。
慈善公益,把人们的财产汇聚在起来,便成为了公共财富。这笔钱中的每一个铜板都应经得起打量,在相应的公开中接受监督,让下落明明白白,让过程清清楚楚,让效果实实在在。
唯有公开才能让大家愿意在慈善路上大步前行,也唯有公开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中国慈善事业持续不断的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春蕾计划”受助女生和志愿者紧紧相拥 图片来自: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网站
第三,公益慈善事业最容不得的是善意被错付。
公益慈善是人们“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感表达。这种善意是易耗品、易碎品,在传递的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随心所欲,必须“小心轻放”,否则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纵观这些年受到关注的相关事件,从郭美美晒百万豪车到“罗一笑你站住”,从刷爆朋友圈的“一块钱买小朋友的画”到德云社演员吴鹤臣百万众筹,从水滴筹“医院扫楼拉人头”到这次“春蕾计划”捐助男生,涉及到的慈善形式不尽相同,但引发社会热议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善意被错付。
有的可能是公益机构缺乏了公开让谣言发酵,有的可能是相关机构缺少对信息的核实,有的是缺乏管理导致工作人员肆意妄为,有的是手松一松心软一软导致善款用到了他处……孤立地看甚至不算是什么“大错”,可是小风引大浪,哪怕最微小的疏忽也可能会引起信任的堤坝受到侵蚀。
都说没有一点一点善念可以被辜负,真正的不辜负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要打磨每一种慈善形式中的每一个环节,把机制建立在问题出现之前,把规则真正落到实处,让监督露出令违规者胆寒的锋芒。
要认真去除每一个看起来“无所谓”“差不多”的坑洼瑕疵,才能换来温存人心的圆满。
把公平作为底线,把公开作为保障,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的每一个细节,爱心的涌动定会伴随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每一个脚步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