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垃圾分类追踪调查与实践思考——望闻问切寻病因
麦电网讯:日前,生态环境部更新了《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147.3万吨,产生量前十的城市贡献了6256万吨。从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试点,有些城市都试点了十几年,但迄今还没有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管理模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如何面对这个受限于高技术、资金和居民素质,以及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等诸多制约因素的顽症痼疾,我们采取实地采访、新闻透视、经验摘编等方式方法,帮助大家廓清迷雾、把脉顽疾、以资借鉴。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可能是上海民众每天要面对的问题。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不久后,就将摆在北京民众的垃圾桶前。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并将在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将正式步入法制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混合投放垃圾即将面临处罚。那么,居民区的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借鉴的经验?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望 普通小区:亦喜亦忧,落差较大
【镜头1】1月3日清晨,记者在走访丰台珠光小区、朱北小区时发现,一个小区新的分类垃圾桶尚未安放到位,现有的垃圾桶里混放着各类垃圾。一个虽安装到位,居民辛苦分类的垃圾据说有“一锅烩”的现象。居民大多表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虽已到位,但因受小区条件限制,扔垃圾时无法做到具体分类。记者留意到,尽管如此,也有居民会自发进行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清清爽爽。“北京垃圾分类好分吗?”记者正常采访了一位杨姓阿姨,她指着手里的3个分装好的垃圾袋和记者说:“北京垃圾‘四分法’简单易行。四类垃圾若嫌难记,记住口诀就可以: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
【镜头2】9时许,记者来到朱家坟一小区,恰巧遇到下楼扔垃圾的马先生。单元楼侧面放着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桶上分别标注着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马先生和记者说,分类投放已基本成为小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像可回收的纸箱、包装盒、矿泉水瓶等,大家都会扔在可回收桶内。一刻钟后,记者正常采访了一名回收物翻检者求证,结果不尽人意。她说,“桶里垃圾仍有人偷懒混投,捡拾可回收物最好每桶都翻检到。”
【镜头3】通州大方居小区住有六七千户居民,这里每天大概产生100多桶的生活垃圾,小区内设有专门的垃圾中转站。居民楼下的垃圾桶上分别注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字样。日前有记者来此采访时,工作人员表示,分不分类都一样。这些垃圾桶内的垃圾在转运到垃圾中转站时,会被倾倒在一起,由垃圾转运车运走。居民秦先生说,“知道这些垃圾都是被混装运走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实施严格的分类,不过会将可回收的矿泉水瓶、纸箱等,放在比较明显的位置,方便被人捡走。”
【原因梳理与对策摘编】事实上,北京垃圾分类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北京30%的街道、乡镇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今年,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分类执行难;二是投放不方便;三是分完一车收。眼下,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全面完善,如何在几个月内做好《条例》施行的准备工作,有待居民和各部门形成合力。
据了解,在这些示范片区内,将试点4种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如设置有人值守的垃圾分类驿站,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并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设置智能投放箱,减少人工成本,扩展垃圾分类服务范围;上门或定点回收再生资源、厨余垃圾,方便群众投放;撤桶撤站,定时定点流动收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还产生了一个“新职业”——垃圾分类指导员。据北青报消息,石景山区聘请了四家公司负责在各个小区里清运厨余垃圾,他们的任务是将投入厨余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分拣出来,并将没有杂质的厨余垃圾清运出小区。明师傅就是负责分拣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的身份为垃圾分类指导员,首要任务就是宣传垃圾分类投放知识,他希望居民在家里就将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然后按照规定投到不同的桶内。明师傅说,经过宣传和指导,如今的居民大都慢慢的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该小区居民金女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为了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居委会曾经发放过塑料袋,一种放厨余垃圾,一种放生活垃圾。
智能分类回收设备亮相,居民可“赚积分换礼”。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小区启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设备,用以回收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据了解,这个新型智能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设备色彩亮丽,蓝色和红色将3米长的金属箱体分为两部分。蓝色部分用于回收可再生资源,包括金属、塑料、纸张和织物,红色部分用于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包括细长灯管、化妆品、废手机、过期药品等。“垃圾箱的底部装有称重装置,居民投放的垃圾能够准确的通过重量进行积分,以便换取相应礼品。”据介绍,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打破了传统的人工上门回收方式,通过进驻城市居民社区,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同时回收价格与市场行情报价保持一致。一名居民正在将矿泉水瓶投到智能回收箱中。“这是双赢,”该居民表示,“垃圾不仅分类了,我还能赚积分换礼品”。
重视垃圾分类“前端”工作,专业巡检队伍引导投放。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中心副总监刘香奇,曾参与全国的垃圾分类运营项目管理及行业标准制定,在再生资源行业具有近十年管理经验。他认为,居民分类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对居民持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要组织专业的巡检队伍,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每日巡检,对居民的不正确分类进行上门纠正和指导。他介绍,混装混运现象产生根本原因是前端分类不彻底、中端运输不规范、后端处置跟不上。对此现象,可以建立垃圾分类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监督和管理。重点是要从源头投放、收运系统、处置末端三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实现投放网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的整编、设施场地的共享等。他表示,还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针对市民的垃圾分类教育,寻找更多的社会组织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如小区志愿者等。
闻 试点小区:网络快车,助力分类
古都北京,悄然出现了智能灯杆、智能座椅、智能红绿灯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时下备受瞩目的垃圾分类,也搭上科技快车。据北青报消息,借助“互联网+垃圾分类”,不少小区创新出了值得借鉴的方法。现据实录之。
【看点1】朝阳区劲松五区,是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小区里共有26栋居民楼,1100余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5吨。自2011年试点以来,目前参与分类的家庭已经占到了80%,厨余垃圾分出率由5%提升到了20%。
据北青报消息称,“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是劲松五区普及垃圾分类的“法宝”:街道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在垃圾桶边建设“绿馨小屋”,居民投放垃圾后,可以“刷卡”获取积分,通过“绿宝e生活”客户端,居民参与次数、投放重量、所得积分、可换购商品,都可以显示在客户端里。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亚运村、劲松、将台等地全面铺开。到今年年底,它将覆盖全区43个街乡。
【看点2】大兴区亦庄镇不仅开发了客户端,还在试点小区为居民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在楼下安装智能垃圾箱。晓康东里小区就是亦庄镇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在这里,居民在家用带有不同二维码的垃圾袋做好垃圾分类后,到楼下的智能垃圾箱扫码开箱,就能轻松完成投放,参与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可通过客户端换购生活用品。分拣员检查后,对于未正确投放的居民,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客户端上进行指导。
亦庄镇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今年5月底,试点社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已达93%。今年上半年,该镇4类垃圾中其他垃圾总量同比减少近30吨。日前,亦庄镇决定将垃圾分类推广到全镇19个社区。除了“刷卡”“扫码”,还有“刷脸”“按指纹”等更加新潮的方式帮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一位居民感叹“垃圾分类还能这么玩?简直像是在做游戏。”
【看点3】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垃圾分类工作用上了“人脸识别”。居民扔垃圾前,得先“刷脸”,系统识别后自动打开分类投放口,并根据所投垃圾为投放人进行积分。由街道出资采购的这套设备,已经来到小区2个多月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前,社区和物业到各户进行了人像信息采集,被录入人像采集系统的居民,只要走到垃圾柜的摄像头前,投放口就会自动开启。
家住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院、已坚持垃圾分类8年的陆大爷,最近在小区发现了新玩意儿:6台支持“指纹识别”的智能垃圾箱。“这不仅能按指纹,还能刷卡,屏幕上还能记录每个用户参与分类的频次和数量。”陆大爷说,希望这种“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长效化运行下去。
【记者手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鼓励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待“互联网+垃圾分类”这种新模式,居民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做得好还能得到奖励;忧的是,担心这种模式无法长效进行,一旦设备撤掉,自己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又将何处安放?
此担忧不无道理。目前,确实有个别“互联网+垃圾分类”的运营企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打着“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大旗,做着转卖居民个人隐私信息的勾当;有的打着“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招牌去长期资金市场炒作、圈钱;还有的不从实际出发,因为可回收垃圾变现能力较差,就把智能分类设备变成购物网站的广告机……
记者正常采访到了一位业内专家,他表示,不可因“害群之马”的存在而否定整个行业的贡献。当下,垃圾分类意识尚未全面深入普及,“互联网+”仍然值得鼓励。相关企业更应研发和推出广受居民欢迎的实用、高智能型的设备和系统,探索出公益性与赢利性相结合、高科技与传统性相结合、回收过程与宣传推广相结合的模式。
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在投放和收集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试想,能不能利用“大数据”,把运输和处理环节也变得足够透明化,以此打消居民“分类之后还是混装处理”的疑虑呢?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应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绝不可生搬硬套“赶时髦”,应当有配套的宣传、督导、培训等动作同步进行。这一点上,大兴区亦庄镇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亦庄镇广泛发动属地“386199”队伍,“38”代表妇女代表,“61”代表孩子,“99”代表老人。这支特色队伍串联起垃圾分类的关键参与人物,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每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小区、带动一个社区的效果。
问 先行之地:行业变局,如何看待
随着垃圾分类逐渐提上日程,与垃圾处理相关的行业也迎来变局。因为垃圾种类的细分,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垃圾收集运输行业迎来新的增量,但同时,因为处理工艺的不同,已建成的垃圾处理站点却面临新的挑战与转型,另外,垃圾的分类还可能催生像垃圾代扔等新行业出现。面对为人热议的垃圾分类,长期资金市场已给出直观反应,部分垃圾分类概念股涨幅超30%。下面,请让我们随山东商报记者一起来先行之地——上海看看。
【看点1】垃圾桶大卖至限购。根据上海市出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大致上可以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这四类垃圾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时都会有自己独有的途径,在这期间,首先推动的就是垃圾桶与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设备的增量。
在市民端,购买量最大的便是可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发现,有多个产品已经挂出“每个ID 限购一件的”标志,还有店铺则在其商品上标注了“上海专用不罚款”的字样。
记者随后咨询了一家经营分类垃圾桶的店铺,其客服表示,因为最近上海垃圾分类成为了热点,所有店内分类垃圾桶销量陡增,“不光是上海的消费者购买,因为垃圾分类在全国都是趋势,所以也有很多上海外顾客购买。”
淘宝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淘宝企业服务平台上,“分类垃圾桶”的搜索量上涨了3倍多,成交量同比上涨超过70%,上海地区的订单量全国领先,采购“分类垃圾桶”的企业客户中,90%是新客户。
【看点2】运输车辆需求暴增。在运输层面,上海目前拥有湿垃圾运输车982辆,与之相对比,目前济南拥有的与湿垃圾运输车相似的餐、厨余垃圾运输车的数量为60余辆,如果济南实行与上海相似的垃圾分类形式,那么济南在湿垃圾运输车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
而在全国方面,据测算,2020年底前,新增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采购需求近20亿元;2025年底前,新增运输车辆需求80亿元。
据光大证券公用环保研究团队预估,垃圾分类将进一步推动相关环卫设备车、中转站、垃圾箱的更新换代,从2019-2020年,增量市场共约84亿元、2021-2025年每年平均约40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还将增加厨余垃圾处置市场投资及运营需求:增量投资建设市场为588亿元,增量运营空间143亿元/年,并促进千亿产值再生资源领域规范化、体系化发展及利润的重新分配:“拾荒者”将被替代、“小作坊”将开启供给侧改革、“经销商”盈利将被压缩。
【看点3】处理终端将迎变革。至于在垃圾处理终端方面,针对目前上海市所实行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型垃圾分类方式背后的处理终端与现有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实行,现有的垃圾处理形式有必要进行变革,并且可能存在重复投资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处理未分类垃圾时使用的焚烧炉的结构类似于一个阶梯型传送带,垃圾在进入炉内后,首先进行的是渗滤液的引流,将渗滤液引流至特定装置,在其中进行沼气的生产;然后进行的是类似于烘干的处理,等垃圾随着“传送带”到达炉膛,水分基本也就烘干了。
接下来进行的便是焚烧,温度需要达到850摄氏度以上,如果低于此温度,燃烧产生的二噁英便得不到完全的分解。在燃烧过程中,之前环节产生的沼气会加入进去进行助燃。
“就此套设备来说,在设计建设之初还是比较超前的,充分考虑到了当时垃圾分类的现状,但如果进行干湿分离,相当于现有设备当初为湿垃圾所设计的功能被剥离了出去,有点重复投资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进行垃圾的干湿分离,对于目前已有的设备还需要一个重新且全面的考量。
【看点4】代收垃圾应运而生。在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后,部分上海市民认为垃圾的分类占用较大时间,并且一些大件垃圾不好回收,在此背景下,新型职业网约代收垃圾应运而生。
据了解,市民可在相关网约回收垃圾APP上选择自己需要回收的垃圾并下单,回收员在接单后可前往居民家中进行回收,居民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有网约垃圾回收中转站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线上的回收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目前还未盈利,以废纸箱为例,一吨废纸箱的市场行情报价在1000元左右,回收和分拣的综合成本超过800元,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这样的一种情况有望好转。而在一些网上服务平台,类似上门回收的APP应用,入驻数量增长较快。而用户的反复下单率很高,平均七天下一次单。
此外,因为上海实行垃圾回收定点定时制,所以部分垃圾会存在居民家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情况,而作为厨余垃圾占比较重的湿垃圾,不可避免的存在异味较重的问题,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能够处理异味的垃圾桶可能更受欢迎。
记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发现,可去除异味的垃圾桶多数内置有活性炭吸附装置,且内芯需要及时更换,该类型垃圾桶售价较高,一般为普通垃圾桶的2-3倍,目前,其销量还未有显著增长。但分析人士表示,对标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较发达的国家,他们也是定时定点投放,其去异味垃圾桶普及度较高。
【记者管窥】垃圾分类新时尚背后的商机无限。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并在国内形成热议,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也提上日程的背景下,长期资金市场也随之活跃了起来。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垃圾分类指数中包含17家上市公司,6月1日至6月28日收盘,近一月垃圾分类指数上涨8.83%,中国天楹和龙马环卫、维尔利、上海环境涨幅均超过30%。另外,在上周交易日内,在垃圾分类概念股整体带动下,环保及公用事业板块整体表现较好。
而7月2日,垃圾分类概念股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垃圾分类概念指数下跌1.71%,森远股份跌9.62%、龙马环卫跌9.23%、绿色动力跌7.33%、川润股份跌6.28%。
有分析认为,固废全产业链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元,行业市场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但这个行业的模式、技术等等尚需要不断进化,对于很多相关公司来说,竞争必定会非常激烈,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蓝海中的战役。
切 顽症痼疾:综合施策,任重道远
【背景链接】我国每人每天平均的生活垃圾生产量为2公斤。相关数据表明,每个生活垃圾场都会污染方圆200-300米范围的空气,污染20米以内的地下水和直径100米以内的浅表层地下水,会让垃圾堆放处的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减少生活垃圾并在形成后减少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从1957年起,北京就率先提出“垃圾分类”,但一直成效甚微。去年1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同时,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工作目标包括:强化生活垃圾“干湿分开”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垃圾减量,缓解处理设施运行压力。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增速逐年下降,2018年控制在12%左右,2019年控制在8%左右,2020年控制在4%左右。
【原因透析】北京市垃圾分类调查与研究组长范博旌早在2013年就撰文分析指出,垃圾分类进展迟缓有六点原因:一是政府危机感不强; 二是分类标准交叉模糊, 市民实际操作困难; 三是终端处理环节缺失,市民分类了垃圾, 但环卫还是统一处理; 四是没有充分的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五是有害垃圾处理成本高, 政府补贴不到位; 六是责任未落实到位,
他还指出,垃圾无害化处理涉及多个部门,人人有责的结果是人人不负责。2000年全国有8个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推广工作, 其中主导部门是原建设部; 制定政策的是国家发改委;具体管理资源回收产业链的是商务部; 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归环境部门监管。划分到具体地区,一般来说,垃圾分类相关事务归城管部门管,有害垃圾归环保部门管,可回收物归商务部门管,过期药品属于药监局管,而小区物业一般由地方建设、房管部门管。此外,相关垃圾中转站或区域垃圾楼的规划由地方规划部门管; 土地审批由地方土地部门管; 分类相关配套资金由地方财政部门管;资金审批归地方发改委管。
【专家支招】201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宋国君在人民论坛撰文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是国家的决策,具体执行则是各个城市的职责。从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试点,有些城市都试点了十几年,但迄今还没有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管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受限于高技术、资金和居民素质,难点是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还需要细致和系统的政策。
宋教授在文中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的条件与管理模式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监管难、信息公开差、政策手段粗糙等难点问题做多元化的分析阐述后指出,应按照行政管理决策的程序和重要性,逐步破解实质性进展缓慢的僵局。他认为,实质性、示范性试点是办法之一。北京等城市的试点都十几年了,还是原地踏步,可能还是低估了难度。试点城市至今没有认真地规划,也没有详细地论证,预计也是进展缓慢和低效的。按照行政管理决策的程序和重要性,建议如下:一是真正的试点。试点城市需要党政一把手真抓实干,需要细致和科学的规划,需要几年的坚持,需要地方立法等。总之,需要干预真抓真试的试点。试点城市需要数个,允许不同的方式,试点城市一定要信息公开。二是城市政府监管部门和执行部门分开。这是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僵局,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具体的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等。三是中央政府监管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督查。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信息公开开展绩效评估,包括效果和社会成本评估。切实围绕减量分类,确保分类的方向正确。对于不作为的城市,通过国务院生活垃圾分类督查予以促进。四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国家通过法规强制修改统计指标体系、信息采集、存储和网上公开等系统和详细信息的公开。
【媒体观点】北青报刊文指出:居民履行垃圾分类要创新生活方式:一方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专业、完备的管理和服务,这对推动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一般以居民小区和基层单位为载体,这应当成为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每个居住小区要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可以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据报道,在垃圾分类示范区推广宣传活动中,一种名叫“黑水虻”的小虫子,成为了生物降解厨余垃圾的“明星”。
有了黑水虻,就还会有更多的生物降解“明星”出现。有了一条黑水虻资源化处置生态链条,就还会有更多的处理厨余垃圾经验形成。在生活实践中,慢慢的变多垃圾分类示范区不断凭借住居小区特点,创新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法。如北京海淀西山庭院小区和苏州桥西社区自创“蚯蚓塔”“环保酵素”“立体绿化”等资源化处置环保举措,这两个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厨余垃圾分出率明显增长,像这样的垃圾分类示范区将覆盖京城更多居住区。
处理好厨余垃圾是居民个人履行垃圾分类责任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市厨余垃圾以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处理为辅。作为家庭试点,厨房洗碗池下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直接排入下水道中,是发达国家解决厨余垃圾的办法之一。今后有条件的小区,可将厨余垃圾粉碎处理机系统作为建筑物的标配,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无论是资源化处置厨余垃圾,还是粉碎机直接处理,垃圾分类都将推动居民生活方式改革。从简单粗犷到绿色有序,再到资源循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对机关单位、企业的强制约束不同,《条例》对居民个人违规投放垃圾以宣传教育为主,教罚并举。
《条例》规定,个人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且屡教不改,将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例如,违规被处罚的个人可以到街道报到,按照指定去社区当一天垃圾分类指导员,服务完成后,回街道“销账”,将这次处罚消除。目前,进一步的社区服务实施细则和相关的执法保障方案正在制定中。
距离《条例》明年正式实施,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很多细致具体的工作需要紧锣密鼓加紧布置安排。如有些居民小区的分类垃圾桶设置得不合理,包括标识不醒目、不准确、数量不科学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设置规范,督促居民小区逐步调整。垃圾投放方式有固定、流动、上门回收等,社区要通过实践并结合居民意见,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确定投放方式。如此种种,垃圾分类工作区域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标准由粗到细,都是保障《条例》顺利实施的关键。
居民个人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可以换积分换奖励金,是《条例》现阶段宣传推广的举措之一。此举旨在树立和强化居民个人的环保意识,也有助于社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环保习惯。居民个人是践行垃圾分类的最小单位,却承载着履行《条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的关键分量——绿色再生资源来自生活实践,任何一个人都是绿色生活原创的主角。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居民是践行垃圾分类的三大责任主体,而居民践行垃圾分类还具有两方面重要价值百科。一方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专业、完备的管理和服务,这对推动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一般以居民小区和基层单位为载体,这应当成为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在北京改善城乡环境、完善社会治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伟大进程中,居民践行垃圾分类将写下不可替代的精彩一页。
(本文转载自《中宏网》 作者:张怀敏 富宇 ,本文由麦电网整理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人,欢迎各界士投稿交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