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大地教师的一篇文章,做笔记如下
行草是“连笔字”吗?
是,也不是?
咱们日常日子所说的“连笔字”
便是硬笔的马虎书写
为什么说毛笔行书是“连笔字”?
由于,行书的笔画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连起来的
笔顺
对,先说笔顺
笔顺是书法风格差异的先决条件
不同的书家即便写同一个字
由于笔顺不同,决议了起、行、收笔的不同
决议了笔法,结字的差异
如上图
赵孟頫写“隹”部
与黄庭坚的笔顺不同挺大的
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笔法
字的外形也是悬殊的
赵孟頫的末笔收笔出锋
顺势而下
下一字天然便是露峰入笔
黄庭坚则在结尾收住笔了
天然就会有时间短的中止
下一笔就重起一笔
看原帖还真是这样的
虚线标示了
字和字之间的运笔道路
咱们简称“笔路”
书法功课曾在
《这样入门,是弯路!》一文中提到
入门选帖的几大准则
其间一条便是不选刻本
要选墨迹
为什么呢?
就由于笔路看不清啊!
选墨迹,像《兰亭序》
途径在纸上看得很清楚
运笔的“细枝末节”简直都画出来了
完美展现了运笔途径
特别小字行草
简直是笔锋最长的那根笔毫
入纸、顶纸,收拢的
我们写行草书应该都知道
行草书最大的要求是
要坚持连接书写
笔锋是锥状,是软的
一个要害的技能方面的要求是
收笔要将笔毫康复到锥状
才干“连笔”写下一个字
收笔如何将笔毫康复到锥状呢?
其一,坚持中锋
其二,让笔毫站起来(而不是躺下)
那么拐弯的时分怎样办?
办法一:换面转弯
办法二:绞转转弯
仍是看图简单理解:
五个指头代表无数笔毫
图一为铺毫的形状
图二行笔,和纸触摸的是手背
到了拐弯处
让毛笔站起来
换成(手心)笔的另一面
这个是换面转
上图是“绞转转弯”演示
这种用笔最大区别是
毛笔在纸上处在翻滚状况
最终笔会“绞”起来
故名,如下图
▼
用笔办法与篆书中的弧线相似
只是在书写时加上了提按改变。
“毒”字思考题:
单字的笔顺怎样看清?
榜首横是怎样入笔的,转入?第二横切笔?第三笔圆折?......
最粗的是哪个笔画?最细的是哪个笔画?是怎样呈现的?有什么规则?和笔路,笔顺是什么联络?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