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澳门女孩在苏,做好“桥梁”
从经济贸易到城市建设,从人才沟通到文明构思、从苏式杏仁酥到广式杏仁饼……
这或许是你心目中苏澳之间的关联词。
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事必躬亲地饯别着苏澳沟通与协作,在他们的脚印中,姑苏与澳门之间无形的友谊之手,越牵越紧。
澳门回归的时分,廖康洋还没出世。
“我是澳门回归后第二年出世的,我感觉自己很美好,在很小的时分随爸爸妈妈移居澳门日子。”廖康洋本籍汕头,在家中排行第五,小学三年级迁居澳门。
(回归前的澳门)
(今天澳门)
廖康洋说,小时分在澳门,教师会和他们说回归前的澳门不安稳,治安很糟,黑社会横行,女孩晚上都不敢出门。那时分澳门人简直没什么福利可言。
“教师和家里的老一辈也常和咱们说,咱们这一代人遇上了最好的年代。”廖康洋说,她日子在回归之后的澳门,社会安稳,居民的美好感和取得感满满。
本年9月,廖康洋来到姑苏,成为姑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说,之所以挑选哲学,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喜爱看哲学书,潜移默化之下她也喜爱上哲学。
在廖康洋的同学中,许多挑选出国留学,或许留在澳门读大学。可是,家人看好内地开展,她挑选走出澳门,去外面看看。
“澳门与内地的联络越来越亲近,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大纲》出台,澳门成为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廖康洋说,她最想去的城市是姑苏和成都,姑苏大学的哲学很好,她终究来到姑苏。
来姑苏之前,廖康洋对这座园林之城最大的印象是“北方的城市,河湖连片,绿树成荫”,但到姑苏后,姑苏让这位澳门00后女孩拍案叫绝。
“感觉曾经自己太坐井观天了,姑苏和幻想中彻底不一样,姑苏是双面绣,一面前史传统,一面现代文明。”廖康洋说,姑苏具有园林和昆曲“双遗产”,还有美食、苏绣。
来姑苏半年,廖康洋现已彻底习惯这儿的日子。
她说,姑苏和澳门有许多相像的当地,都对城市的前史维护很好,环境都很美丽,吃的方面都很清淡。
“我最喜爱吃苏式面条,简直是人世甘旨啊。”说到姑苏美食,澳门女孩狡猾地舔了舔舌尖,“我常常和家人朋友安利姑苏的面,让他们必定要来尝尝。”
廖康洋说,在姑苏就像在家的感觉,教师和同学都对她很照顾。她也常常和我们引荐澳门,“我约请我的同学暑假去澳门看看,去看看澳门大三巴牌坊、尝尝葡式蛋挞。”
廖康洋的同学濮昌兰和记者说,曾经觉得澳门离自己很远,最了解的便是那首《七子澳门之歌》。和廖康洋成为同学后,就感觉澳门很近,我们便是密切的一家人。
学业之外,廖康洋也参加了校园的社团,在社团数次安排中外学生沟通活动过程中,她感到自己澳门学生的身份,好像有特别优势,“世界学生觉得我文明差异小,我国学生觉得我是‘自己人’。世界上有更多人想了解我国,我国人也想更多和外国朋友沟通,未来,我想做一个桥梁,把姑苏推介出去,让我们愈加了解姑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