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抗癌3年43岁的她仍然挑选好好日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21 02:06:07  阅读:2062+ 来源:自媒体 作者:丁香医生

原标题:陪女儿抗癌 3 年,43 岁的她依然选择好好生活

生活特别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它将按现有的节奏日复一日地进行下去。

「将两个女儿送入大学;约几个姐妹闲聊喝喝下午茶;没事去楼下跳个广场舞;养几盆花草或是遛遛狗......」

假如没有意外,这会是臧大姐 43 岁生活的样子。

但是意外在 2017 年出现了,那年年初,她的大女儿小姜被检查出了「骨肉瘤」。

疾病就像一把刀,将生活砍成了两截。前半截是平淡幸福,后半截是跌宕起伏。

癌症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2016 年夏天,女儿刚有病兆的时候,家人并没有在意,以为孩子是运动过度造成的。

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医生也说没啥问题,等孩子高考结束做个小手术就好了。

那时,臧大姐舒了口气,女儿能安心考上大学自然最好。

可还没等到高考,小姜的病情就恶化了,发展到上楼梯都非常困难。臧大姐事后曾想,如果一开始就找更专业的人士或者专科医师做检查,是不是孩子就不必遭受这么多痛苦了?

2016 年年末,臧大姐决定带女儿去大医院看看,一家人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姜拍的积水潭医院外景

图片来自:受访者提供

人生地不熟的她,先带着女儿去了创伤科。

医生看了小姜的片子,说:「没啥事,你挂错科了,得去骨科看」。后来,臧大姐才知道,当时医生还单独跟她姐姐说了另外一个版本:「这不是什么好病......」,只是姐姐那时没敢告诉她。

当天朋友推荐的骨科医生没号了,她们只好改天再来。

第一天看病未果,让臧大姐非常煎熬,女儿病情的不确定让她分外着急,晚上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一夜未合眼。满脑子就一个念想:「何时能看上?」

来北京的第 4 天,臧大姐的姐姐早上 3、4 点天还没亮就去医院排队了。长长的队伍,有限的专家号是许多家庭想要抓住的一丝光亮。

好在她们终于挂上了号,结果医生看了眼片子就说是「骨肉瘤」。听到这几个字,臧大姐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

「那时候我就想,不能吧,大夫你该不会是看错了?那会眼泪就下来了。」

住院时小姜拍的腿部

图片来自:受访者提供

癌症,这个以前如此遥远的词汇,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陌生的疾病,让臧大姐一下子陷入了恐慌和迷茫之中:这是个什么病?会有什么后果?需要怎么医治?哪里的专家比较有经验?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题涌向了她和这个家庭。那段时间,一家人期盼的就是有人能把答案告诉他们。

与病魔的缠斗

作为一种恶性肿瘤,骨肉瘤患者有可能需要截肢。很不幸,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小姜身上发生了。2017 年 3 月 21 日,小姜进行了截肢手术,手术室在 6 楼,臧大姐没敢上去送孩子,「怕承受不住。」

做完手术后,小姜整整哭了一个下午。臧大姐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只能默默地陪着。「她哭我也哭。」

截肢后,小姜出现幻肢痛,会嚷嚷着给敲腿,护士说拍拍床单能给病人心里安慰,臧大姐就照做了。

「她那时候就叫:『妈你给我拍拍腿,我腿疼!』,我只能怕拍床单......」臧大姐说,「太残忍了。孩子以为腿还在......」

为了给女儿散散心,臧大姐每天会推着小姜去走廊的尽头晒太阳,医院外是人来人往的街道,有各种商店、小贩,生活气伴随着阳光洒进来,那一刻她们与外面世界的人们没有差别。

小姜拍的医院楼外的花丛

图片来自:受访者提供

然而,病魔并没有停止「进攻」。

2018 年 4 月小姜的盆腔右侧发现有一处转移瘤,之后做了切除手术。3 个月后复查,小姜的盆腔左侧又发现了 2 个转移瘤。

这就像一次折磨人的马拉松,本以为终点在望,哪知终点又移向更远。

「咱们再想办法治。」即便自己也非常伤心,臧大姐还是打起了精神安慰着女儿。

但其实,这时候除了精神上的压力,家里还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接二连三的治疗,已经掏空了家底。

为了给小姜治病,家里前后花了一百多万,车子、房子都卖了。家庭因病致贫,办上了低保。孩子治病的钱,从身边的亲戚借了个遍,最后不得不在网上发起筹款。

臧大姐和丈夫轮流照顾小姜,轮流打工,还是把救命钱凑了出来。这让小姜能持续做 25 次放疗,最终控制住了盆腔部位的病情。

小姜在进行放疗

图片来自:受访者提供

治疗费用需要筹措,孩子住院需要照顾,疾病的治疗方式和也许会出现的后果有必要了解……那段时间,迷茫、焦虑、疲惫,围绕着臧大姐和丈夫,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

「只要她健健康康就行」

经历这么多,可能会让一些人灰心丧气,但坎坷没有打倒臧大姐,她依旧满怀希望,将日子过得充实有滋味。

如果是在老家,臧大姐会和女儿做一下午的烘焙,或者就是抱着女儿,说说话。臧大姐依旧会督促女儿多吃点,她觉得吃得多才能有抵抗力。

臧大姐和小姜做的烘焙

图片来自:受访者提供

在女儿生病前,臧大姐和小姜,一个忙工作,一个忙学业,两人聊得很少。陪女儿治疗的日子里,两人的关系反而越来越亲密了。

去年,小姜接受了免疫治疗,为了去医院方便,臧大姐在燕郊租了房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一家人已经度过了 2 个春节,今年,她还会带着小女儿去北京,和小姜、丈夫团聚。

当聊起对女儿的期望时,她只说:「只要她健健康康就行,不要那么多目标。」

就像臧大姐一样,我们很难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降临。

当意外来临,不管是痛失我爱,还是让我爱的人在生活的泥潭中挣扎,没有一个人能平静地面对生活。

-广告-

百年品牌「友邦保险」在 2020 年面向其「全佑」重疾系列新产品新客户推出了更加贴心的创新保障服务—— 「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图片来自:品牌提供

「愈从容」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人享受到更专业、及时的服务。

整合了有利于被保险人的重疾赔付、丰富的医疗资源和专业团队打造的专案管理服务,友邦给「全佑」重疾险客户提供了 覆盖疾病诊疗过程的服务,帮助家庭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从保险理赔到重疾专案管理,「愈从容」正在重新定义重疾保险。

遇到重大疾病的家庭, 在病例疑似阶段,就能够申请到拥有医生或护士从业背景的友邦专业团队的服务。

依托友邦已签约的 超过 650 家优质医疗资源网络,全程协助精准医疗资源协调、术前术后指导等,在客户最迷茫困惑的时候来到身边,让他们不必疲于寻找医疗资源、疾病信息。

可以说,从疑似到确诊的时间里,这项服务将卸掉一个家庭积累的许多恐惧和压力。

图片来自:品牌提供

此外,友邦的重疾专案经理,将从确诊开始, 为客户提供长达半年的重疾关爱

不仅为被投保人排解精神压力,还将为整个患者家庭消化病魔的打击。家人和友邦的双倍关爱,或许会让更多人笑着战胜疾病。

在客户关心的理赔方面,友邦也做了很大的创新,提出了 重疾快速理赔服务,客户一旦达到了重疾的理赔标准,就可以开启绿色赔付通道。

部分达到「理赔前置条件」的客户甚至在出院前即可拿到重疾赔付。

因为专案经理在疑似阶段就已经介入,客户在理赔阶段 也不用重复提交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让客户能尽早获得保险金,缓解疾病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与病魔的抗争中。

1919 年,史带先生开启了友邦与中国的世纪之缘,之后的百年时间里,友邦保险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带来优质的保障产品与贴心服务。

「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或许会是许多重疾患者家庭在黑暗中期待的那双手,让更多人能在它的帮助下,走向 「健康长久好生活」

(注:「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内容及流程,以《「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手册》为准)

本文经由 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少雷审核

策划/责编小码

作者 小码

封面图来源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