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电视,还没有暖气……
百无寂寥的冬天,古代文人的冬天是怎样过的?
300年前
文人的冬天是这么过的
古人一贯讲究,倡议天人合一,与天然相应,“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不行草率!
民间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持久的概念。冬至始,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因而中国人以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必定现已到来了。
而冬至前后安身静体,身体与精力有长足的积蓄才对得住这潜藏的年月,以丰满的自性迎春风而上,开端全部可雷厉风行的生发。
那么古人究竟是怎么过冬的呢?
古代数九“越冬”的“时令活动”撒播最广,长、少、妇、孺都喜欢的,就是——“九九消寒图”。
各自在家画九、写九,九九八十一天,待到冰融雪消春风送暖,把著作拿出来晒一晒,相互沟通点评一番。
关于“数九”的风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45年的前史。
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级研宣布一些风趣的“熬冬”智能游戏:“画九”、“写九”。名望比较大的算是“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明代文学家刘侗《帝京景象略·春场》)
脑补这场雅景:本来一幅清疏梅花,一日一点黑,八十一天后,一幅墨梅送冬。
更有韵致的是,妇人“晓妆染梅”的“画九”,“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
到了清,则从皇宫到民间,从南到北,冬日大兴“九九消寒图”,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芦形等多种。
在许多翰墨游戏中,以书法版“亭前垂柳保重待春风”最为闻名。
据清吴振棫所著《养吉斋丛录》记载,此为道光初年御制。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天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
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绘的消寒图,题曰‘管城春满’(“管城”是毛笔的别称,有笔成春满庭之意),四周选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
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到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端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
而更为讲究的填法是,用硃笔写完当日一笔后,还要在笔画上,用白色细笔填写当日气候情况。
如在“亭”字的第一笔上写“今天风”,第二笔上记“晴暖有风日也”,第三笔填“晴暖日”,第四笔注“早晴晚阴”,以及“过午暴风”、“气候清凉,和风相面”、“整天冷风侵入皮肤,如刀刺”、“大雪纷飞”等等。
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则成了这一年冬天气候情况的档案记载。
家眷环绕,清茶烧酒,舞文弄墨,一不留神还撒播千古,古文人的逍遥境地,何其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