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报》近期屡次聚集亳州侧重重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15 13:15:17  阅读:9638+ 来源:自媒体 作者:亳州发布

原标题:《中国环境报》近期多次聚焦亳州,着重关注……

近期,《中国环境报》多次聚焦亳州,报道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设立基层环保机构的情况。

12月6日专版刊登文章《打通乡村生态环保“最后一公里”——访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12月9日继续刊发文章《打通农村生态环保“最后一公里”》,大篇幅叙述了我市基层环保机构的设置和乡镇生态环保工作的经验。

《中国环境报》2019年12月6日 专版截图

《中国环境报》2019年12月9日 版面截图

具体报道截取如下

编者按:当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各地的环境治理更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向纵深发展。基层环境整治措施要落实到微观的具体行动上,只有治理好“点”,才能治理好“面”。乡镇街道的环境治理如同毛细血管的整治疏通,是以点带面的充分体现。如何打通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环保机构的设置、诉求等问题该如何解决?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记者日前到安徽省亳州市采访,亳州市的基层乡镇生态环保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经验。

记者:今年,亳州市积极探索在乡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有效打通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请您谈一下,这样的生态环保基层机构设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汪一光:生态环境问题点多面广,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防控难度大,极容易反弹。此轮环保机构改革后,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实行以省生态环境厅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区生态环境局调整为设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的履职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如何落实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工作负总责的要求,综合机构改革深入谋划。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乡镇存在生态环境机构缺位、监管人员缺乏、工作设备缺少等短板,难以压实基层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要真正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行动起来,尤其是乡镇基层党委政府更不能缺位,工作必须到位,必须补强基层短板,发挥基层作用。亳州市委、市政府多次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在乡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推动基层环保工作长效化、专业化,有效打通了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把这项工作作为亳州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

记者:您对新组建的基层生态环境机构提出了哪些要求?

汪一光:组建机构、夯实基础,实现基层生态环保工作“有人干”。一是确定机构编制。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需要,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在整合其他乡镇机构的基础上,设立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为乡镇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股级规格,核定事业编制8名~10名,所需编制从除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外的乡镇事业单位、县区派驻乡镇事业单位、县区直事业单位空余编制或带人带编调剂解决。二是推动人员实名制到岗到位。目前,全市共有89个乡镇(办事处)工作站,定编826人,实名制到岗751人。

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明确基层环保工作“干什么”。在管理体制上,明确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隶属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县区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指导,负责乡镇生态环境日常管理工作;在工作职责上,明确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宣传、常态化排查、受理群众来访、配合执法及督促整改等五项主要任务。

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确保基层环保工作“干得好”。结合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点和重点任务,组织生态环境、畜牧等有关部门分县区对工作站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各县区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开展实地观摩、学习讨论等形式,引导县区和乡镇生态环境工作站人员边干边学、以学促干。截至目前,全市各工作站共开展巡查7116轮(次),出动工作人员3.98万人(次),发现问题1.21万个,整改1.19万个。

记者:近几年,亳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汪一光:亳州市建立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11+1”工作组、市县乡村分级负责、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基层建立生态环保工作站,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

全市地表水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2018年亳州市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位居全省第一。截至今年8月份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1450万元。狠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了61万吨,大幅度的提升了亳州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能力。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一是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重型柴油车监管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污染监管力度及成效全省领先。二是继天津市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实现了对遥感检测系统判定不合格车辆的处罚。自今年6月份至今,已移送公安交警系统处罚尾气排放不合格柴油货车1760辆。三是在全省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志管理机制,未取得环保合格标志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在市区作业。四是成为全国较早在地市级实现机动车环检机构尾气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运行的地级市。全市15家机动车尾气检验机构已于今年3月底建成,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五是在全省成立首家地市级公安交警系统机动车污染监管大队,抽调5名精干警力,全职负责重型柴油货车闯禁区及尾气不合格柴油货车的查处等工作。

实行清单管理,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整改。通过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环境监管网格巡查、“全民参与·环保风暴”等方式,不断查摆现存突出环境问题和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纳入亳州市生态环境问题清单管理系统,逐一依法依规制定整改措施及标准、整改时限及责任,实行“县区整改初验、市级核查验收”的动态销号管理机制,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

打通农村生态环保“最后一公里”

当前,一些地方乡镇“散乱污”企业较多,污染治理设施相对滞后,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如何稳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打通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通过强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基层环境治理,破解这一难题。

● 实行网格管理,让问题无所遁形

“现在村子干净了,天也蓝了,我们老百姓坚持拥护网格员的工作……”亳州市高新区云渡社区网格员马超在巡查过程中,不时地与村里的百姓交谈着,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也就在这“拉家常”的话语中传递着。

亳州市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隶属于亳州市高新区管委会。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高新区是一级网格,同时划分9个二级网格、34个三级网格、270个四级网格(其中52个乡镇基础网格、218个城区基础网格)。各级环保网格员在工作中强化主体责任,排查辖区内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禁燃禁放、餐饮油烟治理、道路保洁、工地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累计自查问题近两万个,全部落实整改。

早上5点,天还未透亮,网格员徐健就来到了他管理的王詹村。开始督查网格内卫生情况。“这样一个时间段保洁员正在打扫村内卫生,巡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按照规定,徐健每天要对所管辖的网格进行至少3遍的环境巡查,第一时间发现辖区环境污染问题并及时整改,填写巡查记录,做好备案。对徐健来说,一天三到四遍的巡查侧重点各有不同。早上5点,他们重点检查路面环境卫生、杂物是否乱摆滥放等;中午11点到下午两点半,重点检查卫生死角以及顽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晚上6点至11点,他们会重点检查道路冲洗情况和餐饮油烟排放情况。

同样,每天早上6点之前,网格员赵莲也会准时出现在她所管辖的方园社区网格内。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方园社区居民很多,以前路面卫生问题可以说是个很突出的问题。作为网格员我们除了日常监管之外,还担负着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职责。”经过赵莲长期的宣教和劝导,现在方园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大幅度的提升,随手扔垃圾、杂物乱堆放等情况基本消失,街巷干净整洁。

环境监管网格员是环境监管全面化、精细化的表现,被大家形象地称之为环境监管的毛细血管。像徐健、赵莲这样的网格员,高新区共有861名。在网格员们的辛勤努力下,高新区市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一点,除了网格员们深有体会外,普通市民们也看在眼里。“网格员就像我们的‘大管家’,把我们房前屋后的大小事都解决了,现在我们社区特别干净。”王詹村村民刘继清说。

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主任周翔给记者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对照网格化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管理实施方案,累计对1447人次进行效能问责。其中,二级网格员2人次,三级网格员35人次、四级网格员1331人次,城管执法队员79人次,扣除目标考核奖金14万余元。”这样问责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进一步压实压紧责任。

● 发挥联动执法效用,治理扬尘污染

“我们辖区内有拆迁工地两处、在建项目21个、涉气企业11家、汽修4S店12家、加油站3个。”第五社区管理中心环保办副主任邹闯对辖区内的各环保重点地方了如指掌。2018年8月,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决定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任命邹闯为办公室副主任。

环保办刚成立时,工作千头万绪,邹闯不敢有一丝松懈。面对大量的环境问题,采取“白加黑”“5+2”工作方法,走村入户,深入企业、工地、学校、医院,检查大气、坑塘,排查锅炉、散煤,多次组织辖区内污染源大排查工作,整改环境问题上千件。

在建工地的扬尘问题一直是环保难题。如何尽可能减轻扬尘对空气的污染?邹闯和记者说:“我们在原有的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基础上又增添了‘非道路移动机械100%达标’。并安排专人一天24小时看守工地,对违规情况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

周翔介绍说,截至目前,规划建设局立案移交91件;城管执法局共组卷91件,已结案46件,共罚款127万元,联合执法检查组24小时不间断检查渣土运输车辆,共查处各类违规渣土运输车辆248辆,罚款10.57万元;生态环境分局立案查处14人并移交公安机关,拘留14人。高新区充分的发挥环境案件联动执法机制的效用,让企业主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高新区还利用科技支撑,创新开展大气走航“扫黄灭红扩绿”工作。19辆大气环境立体走航监测车,对辖区范围内进行不间断、全覆盖监测,截至目前,共交办问题133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高新区还将大气走航与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走航车轨迹全覆盖,在线交办各类污染点,网格员立刻排查整改。运用大气攻坚指挥平台,迅速整改问题,确保问题整改不过夜,累计完成整改507项。

素材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 小璐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