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姿|慈善组织是福利国家的前身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01 00:22:11  阅读:154+ 来源:自媒体 作者:新史学1902

原标题:梁其姿 | 慈悲安排是“福利国家”的前身吗?

梁其姿

“福利国家”是一西方概念,主要是在19世纪开展起来的社会准则。不少现代学者探究传统西方慈悲安排与福利国家的前史联系,但并不很成功*;不管在安排技能方面、意识形态方面,两者有截然的别离。

但是西方传统的慈悲安排也阅历了不少改动。西欧的救助安排在16世纪曾经沿封建社会的传统,施济的准则多按基督教的品德规范,如救助是为了得到宗教救赎,而耶稣的形象使得贫穷得到某种正当性;因此慈悲安排主要由各修会主办。16世纪今后,特别自17世纪开端,西欧主权国家的兴起、重商主义的昂首,使得慈悲安排逐渐有较大的改动:在日益会集的国家权力积极地介入后,慈悲安排趋向齐截化、准则化,在财务方面也渐“近代化”,不再以宗教的奉献为主,而渐倾向依靠各种当地税收;一起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善会的救助理念有深远的改动,因为社会对赋闲贫人越来越瞧不起,人的价值百科渐被等同于他的作业才能,救助安排对救救助人的方法也从朴实的布施转变到带有惩罚性的强迫性劳作,但国家在救助方面的职责亦相对地添加。不管在天主教国家或新教国家,景象都相似,只要程度上的差异*。英国的福利准则开展得较早,到了17世纪后期,全国性穷户法的开展把关于穷户的赞助变成了法定的职责,而不再是品德责任。时人科贝特(W.Cobbett)就说:“当穷户让教区官吏得知他的凄惨境况后,他们给予他的就不是布施,而是他的法定权益。”换言之,17世纪今后,官方的救助方针的精力已有所改造,与仍持续存在的私家布施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不过,此刻慈悲安排所面临的社会联系改动仍不大,基督教义仍是根本的主导思维*。但17、18世纪的慈悲安排性质的改动为19世纪做好了两方面的预备:一是国家的加强操控;一是重商主义将贫穷问题里的宗教要素逐渐祛除,而加剧经济要素*。

传统西方慈悲安排的社会功用,与明清的同类安排比较挨近,两者都适当成功地保护社会原有次序。在西方,慈悲安排保持了封建准则下的明显社会阶层联系与次序;在我国,社会身份等级联系相对之下比较不清楚,明清年代特别含糊。所以如上文所述,善会事实上便是把身份等级再作界定的战略,借此安稳社会次序。而中西两方的传统慈悲安排都依靠宗教信仰来鼓舞施善者行善。但是工业革命进入西方前夕,西方的慈誉安排面临着较重要的社会改动。其时资产阶层渐冒头,传统的劳工联系起了改动;不少资产阶层以为传统的教会救助安排,乃至作业坊等准则怂恿穷户坐收渔利、好吃懒做。社会新贵最大的希望便是透过准则操控劳作阶层。其时传统的救助安排不光不能处理新的阶层矛盾,并且还突显和加深了这个阶层矛盾。

而明清慈悲安排的前史完全不同。作为保护社会次序的战略,清中后期以来慈悲安排其实越来越成功;此刻善会适当有效地凝聚着一个日益巨大的中下阶层。慈悲安排特别重视基层儒生,及以崇尚儒生价值百科的社会阶层的日子问题。这个日益巨大的阶层的价值百科观结合着社会精英及基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尽管社会客观条件并不能合作他们所寻求的价值百科,善会事实上也无法真实处理他们的问题,但透过教化的方法、奇妙的施受联系,善会以较小社区为单位,奇妙地安慰、凝聚了这个阶层的力气,因此也安稳了社会,延缓了或许因利益抵触而导致的社会动乱。既存的社会次序也因此遭到必定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在没有严重经济社会革新之下,善会善堂“儒生化”的开展淡化了上下阶层之间的利益抵触,其效果与同期西方的慈悲安排相反。

但就算在西方,也要到19世纪咱们才看见完全的革新,其时工业资本主义在西方构成社会巨大改动,其中之一是进一步的社会阶层分化。曾经被救助的贫人主要是乞丐,现在新贫阶层是工人。英国的作业坊(workhouse)及法国的救助院(hopital general)所收留的已差不多清一色为赋闲穷户,传统的乞丐已只占少量。一起,基督教也在形式上日渐退出公共规模。新的救助安排有必要处理新的阶层联系,有必要开展新的意识形态。

19世纪今后,西欧国家被赋予无上的权力,但也从此承当了为社会追求最高美好的严重职责。社会福利也因此成为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而社会福利问题,也日益远离前资本主义年代的救助准则,而成为国家全体经济中的一环。事实上,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发生社会影响以来,具前瞻性的思维家如亚当斯密(1723—1790)即以为其时将贫人会集救助的安排其实是加深了贫穷问题,正确的处理之道应该是为这些人制作作业时机,使他们独力处理日子问题。自从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工人成为数量巨大的新贫阶层今后,传统的救助准则更明显地不符合时局,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766—1834)等更打击这些安排将贫人阻隔于社会,断了他们的活力,使他们永久处于贫穷之境;资本家则以为国家收留贫人,克扣他们的廉价劳力,等于与资本家恶性竞争;有的却以为这些安排怂恿贫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大力对立这些源自17—18世纪的救助安排*。19世纪西方国家在新的经济环境、新的社会阶层联系相迫之下,渐探索出另一途径,开展出咱们今日所称的“福利方针”。

新方针根据一个新信仰:不同阶层的人遇上人生各类危险的机率、及因应的才能不一样,社会应处理这种不平等,以求得到最高的团体利益。方针的精力在于将个人一生中遇到的生老病死问题及各种意外危险,归入社会(团体)职责内;换句话说,由社会承当大部分的个人生射中的危险。福利思维尽管在19世纪下半叶才开展得较为完好,但其根由甚早,欧洲在17世纪以来,从行商的经历中已开展出适当前进的稳妥观念与准则,概率论、精算等在数学里长足的开展也对19世纪稳妥观念有重要的奉献。一起,在社会思维方面,工业化使得争夺的要点从公民权力转移到社会权力。这些开展扭转了17—18世纪的经济社会放任方针,新的准则是用法令、经济手段去降低人成为贫穷所构成社会担负的或许性及本钱,从而添加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开展*。经济开展依然是终究意图。

可以说,19世纪西方福利国家并非沿着传统慈悲安排所走过的途径开展。或者说,因为传统慈悲安排无法处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乃至在某方面加以突显——上述作业坊等救助安排与新的劳资联系之间的抵触,便是比如——因此促进了西方找寻他途的决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所逐渐实施的福利国家准则,是几方面的严重前史开展一起运作的成果: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层联系、相关的社会思潮,以及渐趋老练的专门知识,并以强壮、会集的政权来全面履行。这几项开展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构成缺一不可*。

而明清我国则没有任何上述的前史开展,没有新的社会经济问题,并且善会安排还适当成功地保护了既有社会次序。可以说,如无西方的影响,包含资本主义的到来、帝国主义的侵略等,我国并没有任何动机、也没有满足的东西另觅途径,走上现代福利国家的路途。我国若有现代福利国家的任何迹象,与其从自身前史研究寻觅本源,不如从19世纪的世界史来开掘其成因。

明清慈悲安排的前史意义与福利国家的传统毫无相关,而在于调整政权与社会的联系。在这方面,慈悲安排的领导层扮演了无足轻重的人物。领导层的改动也反映了政权与社会联系的改动。

本文选自《施善与教化: 明清时期的慈悲安排》(梁其姿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注释从略。

延伸阅览

职责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