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4年初心不改的老党员周永开:将绿色还给大山
12月5日,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海拔上千米的金刚山上,周永开介绍从前工作情况。 蒋显海 摄
中新网达州12月9日电 (记者 张浪)冬日清晨,刚参加完四川达州市当地的一场“不忘初心、紧记任务”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后,年过九旬的周永开回到家里。
周永开住在一栋老旧居民楼里,这栋楼外墙和楼梯间非常寒酸,满是年月斑斓的痕迹。经过楼梯步行上五楼经过一道铁门便到了周永开白叟家里。听见敲门声,白叟慢慢翻开铁门,眉间满是笑意。
1945年初秋,现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后山,在川北地下党担任人之一王朴庵领誓下,17岁的周永开握指成拳,面临党旗慎重发誓。特别环境下,虽然发誓者故意压低了声响,但那汹涌着的热情一向萦绕在周永开的日后年月。
上世纪50年代末,滥砍滥伐形成原巴中县大众日子燃料极度缺少。县委决议大栽生长期短的巴茅草作燃料,由时任县委副书记周永开担任执行。
到各乡发动大众,走的都是土路,下雨天只要穿草鞋才不会滑倒。周永开跑遍原巴中县巨细上百个村落,穿烂10多双草鞋。当农家护院的狗见到他都不叫时,巴中大众最大的困难处理了。
12月5日,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海拔上千米的金刚山上,周永开和乡民谈心。 钟欣 摄
“那时日子困难,老百姓在河里捞到鱼,舍不得自己吃,却要喊咱们吃。”周永开说,你给大众一碗水,他们还你一桶蜜,这便是党和公民的血肉联络。
“共产党员只能退职,不能退休。”怎么再为老百姓做点事?离休后的周永开把目光投向万源市花萼山。花萼山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复,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但周永开1993年上山时,山里的现象让他大吃一惊,“由于穷,当地人把树砍掉当柴烧,拓荒种粮,生态损坏严峻。”
“要把绿色还给大山。”周永开栽树护林的主意日益激烈。第二年,他花费数万元积储购买了一批树苗,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带着两位退休干部踏上维护花萼山的征途。
在周永开的坚持下,维护山林逐步成为大多数乡民的习气,乡民自发造林上百亩,林业部门也在花萼山施行公益林项目,这些山林被乡民亲热地称为“清风林”。“现在条件好了,咱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20多年来,周永开坚持护林4万余亩71万株,栽培“清风林”1300亩3.1万余株。花萼山也在2007年建成“国家级自然维护区”。
在花萼山守山护林的年月里,每次上山前,周永开都要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为贫困户捐款捐物,然后请人背上山,挨家挨户发送。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周永开常常自己掏钱,这家给50元、那家给100元,早已数不清给了多少次了。乡民蒋大杰说:“周书记送了好几套衣服给咱们,咱们也学‘老革命’,拿了两套送给了更困难的人。”
怀着一颗对党至忠诚恳的赤子之心,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周永开出资近万元,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一座山崖上錾刻下“中国共产党万岁”7个大字,每字高9米涵义党的90华诞,宽7米涵义党的生日,隔山瞭望,七个大字清晰可见、气势磅礴;一起,周永开与另一名老党员用1个月时刻,手抄一部长90米、宽7.1米的《共产党宣言》长卷,相同涵义着对党的拳拳感恩之情。
此外,周永开还建议安排“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爱校园”联谊会,将川东北12所具有“赤色基因”的校园紧紧联络在一起。他以这12所赤色校园的史实为蓝本,安排拍照了《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了《热血》系列丛书。“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有了这种传承,才使得巴渠公民,特别是广阔青少年愈加清楚地了解曩昔,愈加爱惜今日的幸福日子。”周永开介绍。(完)
责任编辑:郭泽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