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里家底厚了,咱腰包也鼓了”
来历:安徽日报
大雪节气了,皖北的天越来越冷,萧县永堌镇吴庄村却越来越热烈。
12月6日,记者来到这儿。远远望去,这个2016年出列的贫困村,村外绿莹莹的冬小麦“地毯”上,有一片白色大棚,蓝全国煞是夺目。“曾经到冬季农活停了,很惨淡冷清。现在搞了大棚,每天有卡车来拉菜,热烈得很!”村党总支书记张海宏说。
跟着张海宏,记者进了一间大棚。这是种双层塑料大棚,保温效果好。眼前碧绿一片,满是砍过剩余的花菜秧,踩上去咔咔响,很快闻到空气里弥漫着的幽香。远处大棚那头,砍下的花菜堆成堆,一群妇女忙着装筐,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
“一年种一季花菜、一季西瓜。”张海宏说,由于打时间差,大棚蔬菜销路好,“花菜在地头批发价一块五一斤,亩产量3000斤左右,一季收入4000多块钱。淮北、徐州还有河南商贩都来收。”
“那一年下来收入不菲!”记者竖起大拇指。“这都是村里的财物,收入也是归整体乡民。”看到记者不解,张海宏解说:2016年,县里拿了6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流通100亩地,建了45座蔬菜大棚,以处理村团体没有工业问题,完成安稳脱贫。
村团体缺工业,没有收入,是我省许多村特别是贫困村面对的杰出问题。为此,我省鼓舞各地开展“一村一品”,特别是大力推行“四带一自”工业扶贫形式,使用扶贫资金建造特征种养业扶贫基地。
“怎样用好资金,怎样选准主导工业,咱们的经历是要量体裁衣,还要选好带头人。”永堌镇镇长刘素云说。
据了解,吴庄一向有种菜传统,上世纪90年代有上千人在上海浦东种菜,在浦东寓居的营前村乃至得名“小吴庄”,出了许多运营能人,张海宏便是其一。“村里策划工业基地,首要就安身优势定下来搞蔬菜,然后选张海宏当村书记。”刘素云说。
选对了路子和人,工业公然兴旺。上一年蔬菜基地带给村团体收入17万元,本年差不多26万元。“用这些钱,村里处理贫困户一些日子问题,修补下水道、路面,美化环境。”张海宏介绍。
现在,永堌镇现已构成以葡萄、蔬菜为要点,西瓜、干果等共同开展的特征工业结构。在全省各贫困村,相似这样的工业园区现已建成3025个。
“让一让,让一让!”正聊着,两位乡民抬着满筐花菜过来。得知是记者,他们放下筐翻开话匣子。“我叫毛卓群,曾经在外打零工,2016年开端来这干,一天60块钱,一年收入2万多呢。”穿黄毛衣的汉子说。“我来的不多,要在家照料患病的老伴,就这一年也有七八千块钱。”另一位头发斑白的妇女笑着说,“要不是在家门口,必定没办法上班。”“上一年全村人均收入6000多元,本年估计近8000元。”张海宏接过话茬。
“走,去看看西瓜,都成果了!”张海宏扭头带记者出了大棚。斜对面路南,一排10座房子相同的大棚摆放规整,崭新的石灰墙仍是青黑色,“本年刚建好,总共投了200多万元,也是扶贫项目资金。”
一进大棚,眼镜就糊上一层雾气,里边温度很高。放眼望去,满是立体培养的西瓜,瓜藤顺着铁丝往上爬,有的挂着拳头大的西瓜,有的开着嫩黄的花。一群乡民正在忙,袄子全脱了搭在进门的绳子上。
“我在上海浦东种了10年菜,2017年回来的。”正给西瓜授粉的乡民王祥玲说,回来既能务工赚钱,还能照料家里,好得很!
“新旧两个蔬菜基地,一年交给乡民的薪酬15万元。”办理大棚的吴畏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指着一个碧绿的小西瓜说,搞特征农业就得跟上消费趋势,才干有销路、效益高。像这个便是“8424”,春节前上市,一个棚毛收入8万元不成问题,一年两季便是16万元,“下一步还要推行绿色栽培形式,注册商标,把吴村蔬菜的名声打出去。”
这正是各地活跃引导的开展趋势。我省提出,到2020年,每个县至少有2个贫困村的“一村一品”主导产品经过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并具有注册商标。
出了大棚,对面一大片空位。张海红说,地里过段时间就要栽蟠桃,有了桃树就能赏花和采摘,搞休闲农业。“到时候收入会更高,带动乡民增收效果会更好!”张海红充满信心地说,现在国家给咱村庄这么好的方针,好好干,吴庄村的日子必定一天比一天兴旺!
·记者手记·
选好带头人,培养“新农人”
史 力
咱们常说,欠发达区域差就差在开展气氛不可。什么是开展气氛?简单说,便是一个单位或许当地的人干事的思路、情绪、精神状态。怎么打寒酸的烦闷格式,宏扬干事创业的气氛?从永堌镇的经历看,关键是选好带头人。
吴庄村上千人在上海种菜,老家却成了贫困村。能人张海宏回来带头搞大棚,短短几年蔬菜工业就火了。附近的窦庄,来自中国电科38所的扶贫队长到期后,被乡民留了下来,由于“他懂技能,干实事”。现在他牵头建的葡萄基地,不只选用新品种,并且用上物联网,迈进才智年代。
这样的比如还有许多。近年来我省继续加大支农力度,推进资金、技能等要素下乡。但钱和项目是死的,人是活的。农人搞特征工业,往往不敢干、不会干。用好项目资金,选好主导工业,把农人组织起来,首要要有个好的带头人。
带头人去哪里找?跟着年代开展,新一代农人生长起来了。像张海宏相同,他们本质较高,脑筋灵活,很早就进城打拼,了解城市,了解商场,把握了技能,积累了经历。一起他们根在村庄,了解乡情,是带头人的重要后备军、生力军。
办妥农人的事,首要仍是靠农人。在发挥好驻村扶贫干部效果的一起,城镇和村里应摸排本地那些在城里搞运营、干出名堂的能人,把那些能力强、品德正、脑筋活,热心公共事务的人选出来、用起来。真心实意为他们发明好的干事创业的条件,让他们充沛的发挥聪明才智,为村里出策划策、穿针引线,带着同乡把工业做起来,让村子富起来、乡民腰包鼓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赖车头带。选好用好千千万万个带头人,就能带着千千万万个村庄,更快地奔赴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