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头护尾
古人云:“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这句话是说书法的笔画要表现丰满宽厚,就有必要起笔藏锋,逆向入笔,收笔时回锋,使尾部丰满扎实,不致圭角显露。
篆书最底子的笔法便是藏头护尾,即起笔先逆锋,呈相反方向入笔,再向下或向上圆转一周,将开端的起笔之笔锋盖住,然后构成一种圆润、扎实的笔画(线条)头部,这也叫逆锋入笔。收笔时,当笔锋行至尾部,略提笔,亦旋转一周,将笔锋反转到所写线条的中心,再提笔脱离纸面,这叫回锋收笔。
图1-1 篆书笔法图(首尾圆起圆收)
篆书(不管大篆仍是小篆)都是以书写线条为主。在线条的两端,有必要谨守“藏头护尾”的笔法办法。在起笔和收笔时,能够呈椭圆形轨道行笔。
当笔锋转回后,有必要盖住从前的笔锋痕迹才干取得藏头和护尾的作用。在篆书中简直笔笔如此。古人所谓“无起不逆,无往不收;欲上先下,欲右先左”便是说篆书的书写用笔办法。也只要这样才干将笔画写得丰满圆润。
有人说,操练篆书是最能操练书法底子功,最能操练线条之力气感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并且,篆书这种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的办法后来也延伸到了楷书、隶书的横、竖等底子笔画的书写中,这一规律可谓书法最根底的笔法,篆书特别如是。
图1-2 峄山碑篆书例字
当然,篆书操练得比较娴熟后,许多时分在线条之结尾收笔时也不必定那么严 谨,会有一个腾空收笔的动作。初学篆书者切不可省掉某些动作,并需求重复练好这一笔法。(图1-1、图1-2)
2、万毫齐力
篆书的线条着重丰满扎实,前人描述小篆线条如“玉箸”,如“铁线”,或许大篆线条如“万岁枯藤”,如古木苍劲等,都着重其圆实而有立体感。
所以,中锋行笔是篆书笔法的底子,而要坚持中锋行笔,特别是在通过逆锋起笔后反转至线条的骨干部分时,就需求笔毫在纸面上调正、调顺,构成“万毫齐力”的作用。
图2-1 铺毫图
所谓“万毫齐力”,也便是毛笔尖的所有笔毫都要着纸,一起在纸上冲突、发墨。当然,笔毫悉数着纸时还不能散得太开,还要坚持紧收的状况。(大篆书写为了坚持笔毫紧收的状况,还需求捻转笔管以裹毫,此法后边再叙。)既要坚持笔毫彻底着纸又要坚持紧收,书写时力气与速度的操控都很重要。
图2-2 邓石如篆书例字
小篆为了坚持线条的厚重与紧收,书写时必定要操控好力度与速度。力度要共同,速度要均匀,笔管要笔直,气味要安稳,笔尖所蘸墨汁也要适中,不多也不少,才干取得墨色均匀、线条整齐,有立体感也有力气感的作用。
3、圆起圆收
整体来说,篆书的线条首尾都是圆形的。特别是小篆,其线条首尾底子上呈现为一个半圆形。由于篆书的逆锋起笔是呈一个椭圆周的行笔轨道,收笔亦然。
图3-1 圆起圆收
在做圆周形起、收笔动作时,起笔要轻;写横向线条时,由右向左再向右呈逆时针转完一周后,也便是将笔锋转回后才渐渐将笔肚略按下,坚持中锋行笔,书写线条的中段至尾部时要略提笔再呈顺时针转回向下书写。尾部亦要悄悄提笔,以逆时针 (或顺时针)方向向上转收回笔。
图3-2 笔形正、误,楷书笔迹图
要确保线条的头尾均呈半圆形,逆锋收回时用力必定要轻,否则会构成一个形如哑铃般的大头,而不匀称光亮。提按改变时,要把握好力度的改变,反转后将前一段的笔迹盖住,使线条首尾较丰满,而不至于构成一个虚空的笔头。
小篆的线条首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线条中段共同的,形如筷子头,其逆锋起笔与回锋收笔必定要做到圆转(大篆中有的笔画看似两端稍尖,但仍是圆中带尖,相同要圆转地行笔,只不 过起收笔处更轻,而要边行笔边按笔,使之中段愈加丰满)。
圆起圆收是篆书一直的规律,而不像写楷书、隶书中起笔尽管也是逆锋,但要依据笔画外形的不同,而一般呈现为三角形或三角略带圆形的行笔轨道。
图3-3 峄山碑例字
图3-4 徐无闻篆书例字
内容源自书法考虑,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