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小伙:在非洲"种"出100多万吨水稻,当上酋长,还登上央视
他叫王学民,他在非洲种水稻!他被尼日利亚一个部落颁发部落酋长称谓!这是怎么回事呢?2019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叙述了关于他、关于他在非洲种水稻的故事。为增强长江大学农学院2019级新生对农学专业的了解,拓宽农学学子的国际化视界,培育学农爱农务农的精力,11月23日上午,长江大学优异校友王学民应邀在农科大楼陈述厅作"我在非洲种水稻"的主题陈述。农学院部分教师及2019级新生参与陈述会。
王学民,长江大学优异校友,1986-1990年就读于原湖北农学院(现长江大学)农学系种子专业;1990-2003年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农业局作业;2003-2005年被国家委派到尼日利亚参与南南协作项目;2005年至今,任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瓦拉农业机械化演示农场负责人;2017年掌管选育的水稻新种类通过尼日利亚国家审定,比当地主推种类增产30%左右。有关业绩屡次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我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报道。
陈述会上,王学民从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的农业出产现状、地点公司开展进程、水稻种类选育、技能研制推行、中非协作的宽广远景和结业生工作等六个方面打开陈述。他以朴素的言语、详细的事例,使同学们了解了中非农业开展的现状,极大地鼓动了同学们专业学习的热心。
农学8602班结业合影 第2排从左至右第5位为王学民
2004年,遭到尼日利亚政府的约请,9名我国农业专家跟从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走进非洲,在非洲种起了水稻。从那时开端,王学民便与凯比州的瓦拉镇上的人们打起了交道、交上了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尽管清楚自己这一辈子"与农田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却从来就没想到过会来非洲种水稻,并且一种便是十多年。
瓦拉农场的"伽瓦1号"旱季原种繁衍田
在尼日利亚种水稻并不像是在国内。"地不平、苗难齐、草难除、肥缺乏,这在国内根本不会存在的问题在尼日利亚成为了咱们要处理的头号难题。"王学民回忆说。通过继续不断地尽力,来自我国的专家探索出了一套习惯当地环境的水稻栽培技能,王学民他们所培育出的"伽瓦1号"从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的数百个水稻种类中锋芒毕露。通过尼日利亚区域实验和出产实验,与同期当地主推种类Faro44比较,"伽瓦1号"的均匀产值要高出至少30%。2017年,"伽瓦1号"成功在尼日利亚注册挂号,成为榜首个在尼日利亚被定名的由私营组织培育的水稻种类、榜首个在尼日利亚被政府正式定名并一起引荐到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其他几个国家的水稻种类。
王学民地点的这家我国企业改动了当地传统的栽培形式,协助尼日利亚人增产100多万吨稻米,让80多万名尼日利亚人吃上了大米饭。他们为2万多名尼日利亚人供给了工作岗位,带动5000多户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也和当地人成为了好朋友、好兄弟,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一座我国形式的农场在尼日利亚建立了起来。
十多年来,瓦拉镇上从酋长到居民,都很尊重王学民,乃至颁发了他一个荣誉酋长的称谓,这也是对王学民和万千援非的我国学者的认可和尊重。"在'一带一路'建议的引领下,我国为尼日利亚打造了一条育种、栽培、加工和推行的产业链,增产粮食超越100万吨,处理了80万尼日利亚人每年的口粮。我国的援非成果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好评,所以说学农不只有出路,并且大有可为!"王学民说。
在发问沟通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向王学民校友发问。农学院植物类31902班来自喀麦隆的董其琛同学对王学民在非洲做出的奉献表示感谢,并发问"现在非洲农业最大的妨碍是什么?怎么学好农学专业课?"王学民从非洲的土地、种子及耕耘技能等方面做了回答,并期望非洲学生到长江大学留学,战胜言语妨碍,进入实验室训练。王学民还鼓舞同学们强化外语学习,勇于用英语沟通,练好白话。
"人是需求情怀的。在我看来,这种情怀便是不管吃多少苦,也要无愧于国家的培育,无愧于自己的愿望。"现阶段,王学民为自己拟定的方针是把国内的再生稻技能推行到尼日利亚,争夺种两季、收四次,进一步进步当地农户的栽培才能和水平,然后大幅进步收成。"使用这种技能,在现有栽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尼日利亚有望在短时间内完成粮食自给,这关于非洲榜首人口大国来说含义严重。"
农学院副院长张文英掌管陈述会并在总结中说,"农业在我国充溢机会,现在有许多关于农业的严重战略值得重视,学农能出成果,学农机会无限。"迄今,王学民已经在尼日利亚作业了十余年,从一名水稻专家,成为了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和瓦拉农业机械化演示农场的负责人。谈及瓦拉农场的未来时,他豪情满怀:"我一定要再多干几年,发挥自己的价值百科。我要让中尼两国友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展壮大。"
注:文章部分资料来自于央视网、人民日报、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农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