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郁闷这条黑狗迎面扑来除了被无情吞噬你也能够像他们这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27 18:45:03  阅读:4540+ 来源:自媒体 作者:健康温州

原标题:当抑郁这条"黑狗"迎面扑来,除了被无情吞噬,你也可以像他们这样...

据韩媒11月24日消息,韩国女歌手、演员、模特、主持人,前女子演唱组合KARA成员具荷拉在家中死亡,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据悉,具荷拉生前患有抑郁症。

近期,抑郁症这个词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中,除了具荷拉外,包括此前的雪莉,还有国内的乔任梁等公众人物都因抑郁症离开了这样一个世界。由此,抑郁症一词逐渐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

我们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免受抑郁症的折磨,但是抑郁症就像一条疯狗一样,疯狂地追逐着每一位病人。即使地位、能力、权力、财富强如丘吉尔,也曾饱受抑郁症的摧残。

但是,丘吉尔却大声喊出:

[black dog!远离我!]

丘吉尔曾经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

丘吉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年轻的时候,大概有两三年吧,所见全都一片黯淡。我照常工作,坐在下议院,但黑色的忧郁笼罩着我……”

“I don’t like standing near the edge of a platform when an express train is passing through. I like to stand back and, if possible, get a pillar between me and the train. I don’t like to stand by the side of a ship and look down into the water. A second’s action would end everything. A few drops of desperation.”

“当一列快车通过时,我不喜欢站在月台边缘,非得退到后面,最好有个柱子挡在我跟列车中间。我也不喜欢站在船边往下看。下一秒的动作可能就会结束一切。绝望不绝如缕。”

在丘吉尔唯一的一部小说《萨弗罗拉》(Savrola)中,他溢于言表的绝望和典型的忧郁性格也被清楚地折射在主人公萨弗罗拉身上——他是一位演说家兼革命家,就像丘吉尔本人一样。

“值得这样吗?”饱受抑郁之苦的人,一辈子都会被这样的一个问题纠缠着不放。临到最后,萨弗罗拉再度发出同样的疑问。

丘吉尔也一样,他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绝望战斗,只有他才能够告诉别人,绝望是可以战胜的。

根据WHO的数据,全球有大约3.5亿人与抑郁症为伴。跟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WHO预计在2030年抑郁症将位列全球疾病负担之首。

有感于有这么多人与“黑狗”对抗。我们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能够向内心“黑狗”宣战、并拯救她/他出泥淖的只有----自己。

距离无法让我拥抱她他,但或许她/创见、以及无数做着同样挣扎的小伙伴们,能够从丘吉尔的案例中重拾对自己的信仰,从而获得些许力量,去对抗紧紧包裹着他们全身的绝望感。

[black dog!打败它!]

那些战胜抑郁症的人们:

帕特里克·肯尼迪

(Patrick Kennedy,美国前众议员)

病情概述:

帕特里克出生于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父亲由于发生在两位著名兄长身上的谋杀案(即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被刺事件)而一直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的母亲则深受严重抑郁症的折磨,还一直被她家族中世代延续的酗酒恶习所困扰。帕特里克体内也被母亲家族的成瘾性遗传影响,且他们所处的时代人们总倾向于不谈论自己的病情。加上家庭中的政治背景原因,他在很小时就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可能给家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不向别人吐露心事。

康复之路:

当他19岁时,他认识了一位正直而总是有滋有味地“活在当下”的老绅士:弗兰克·狄保罗,而后者将他当做亲孙子一般对待。弗兰克的努力、正直与热情洋溢的品质以及对他的关心、倾听深深地触动了帕特里克。这些都成为帕特里克战胜抑郁症的重要支持。他在与暴露疾病的羞耻感对抗后,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参加“十二步骤”互助小组;后来认识了妻子艾米,并生了两个孩子,家庭的亲密关系给帕特里克带来的踏实感指引着他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而后他又结合适度的运动饮食控制规律的睡眠,使自己的精神健康一直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并在内科医生的帮助下,一点点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

不过,他强调,也没有必要决定永远不再服药,在必要的情况下,药物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特丽莎·戈达德

Trisha Goddard,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病情概述:

特丽莎在严重时会忍不住做出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这导致了她在第一次婚姻最后的自杀行为。而她的妹妹琳达也因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身亡,这说明在她的家族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性致病基因。特丽莎曾因肤色受到同学与老师的歧视,而她的父亲时不时施加暴力,并在她的母亲过世后透露他并不是特丽莎的亲身父亲,这一切导致特丽萨莎直接奔溃。

康复之路:

尽管特丽莎的父亲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但她父母的认真工作、为孩子努力付出的态度使得她培养了较好的职业操守。而她的聪明才智也使得她在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虽然特丽莎的第二任丈夫的出轨直接诱导了她病发,但始终没有影响她的职业道路。在她的妹妹自杀之后,特丽莎决定为精神健康运动积极行动起来,并在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全国精神健康社区咨询集团的主席,而且因工作之故,结缘第三任丈夫彼得。他给她带来一段浪漫而稳定的踏实感情,他们一起研究教育孩子的方式,一起为推动精神健康运动而努力,这种来自家庭的支撑使得特丽莎在往后的日子里也顺利经受住了精神健康的考验。

阿拉斯泰尔·坎贝尔

Alastair Campbell,布莱尔的首席顾问

病情概述:

坎贝尔的成长过程总体上算一帆风顺,然而就在他就读剑桥大学期间,开始在一家酒馆打工,并踏上了长达数年的酗酒之路。而当他毕业后进入新闻行业,没完没了的工作,喝酒文化盛行,睡眠也很糟糕,每天工作到很晚,然后径直去上班。直到他被派驻苏格兰跟踪报道反对党工党领袖尼尔·金诺克期间,他经历了一次彻底的精神崩溃,思维不受控制、出现严重的幻听,他不得不被暂停工作并送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坎贝尔下决心戒了酒,并投入自己一直热衷的政治。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托尼·布莱尔的助手,在此期间,他的病症也时有发作,他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康复之路:

这次奔溃让坎贝尔不得不离开了在政府的工作,并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看了医生。就医期间,他吃了好几种抗抑郁药,并在慢慢康复的过程中逐步减少服药量,有意识地进行健身保持忙碌,常去探索一些自己不懂的领域。现在他是一个演说家,也是媒体评论员,生活得很充实。而且他开始参加精神健康运动,帮助同样受困扰的人们,并改变更多人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克利夫·里奇

Clifford Ricci,曾排名美国第一的网球选手

病情概述

克利夫的外祖父曾患有抑郁症,而且使用酗酒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治疗,他的母亲也有一点类似。在他12岁时就立志成为排名第一的网球选手,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在他往后的职业生涯中一次次唤醒他的焦虑。而他一直奉行的“永不言败”的运动员精神一次次帮助他扛过了抑郁发作,但他的自我克服(强大的意志力、饮酒及服用安定)也阻碍了他及时寻求帮助。

康复之路:

出生于网球世家的克利夫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他的父亲担任他的教练,与他一直保持值得信赖的交流与沟通。克利夫的妻子米奇在他病症最为严重,也是最脆弱的日子里一直陪伴着他,这些至亲家人为克利夫病情的好转与稳定提供了温床。克利夫作为一位顶尖运动员的强大意志力与他一直秉持的“永不言败”的精神为他战胜抑郁症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在母亲的建议下,戒除了酒精与烟草,并最终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找到了很适合自己的药物,开启了心理治疗保持阅读记日记的习惯,坚持把感恩当做武器来与抑郁抗衡。

他也通过演讲分享自己与病魔抗争的经验与体会,而人们的反馈也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力量来恢复、治愈自己。

格雷姆·考恩

Graeme Cowan,<我战胜了抑郁症>的作者

病情概述:

格雷姆·考恩所罹患属于重度抑郁症,在与病魔斗争的5年中,他失去了在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所担任的联合常务董事的职位、经历了被社会孤立的伤痛、结束了一段长达20年的婚姻,那时他不得不回到父母身边居住,无法与自己的孩子定期联系,他陷入了绝望。

他尝试了2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忍受了20多次电休克疗法并尝试了经颅磁疗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心理疗法使得症状有所减缓。

康复之路:

在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格雷姆已近乎无法自理,他的父母收留了他,给予他无条件爱与帮助,这是他能熬过最痛苦时段的重要原因。格雷姆一直坚持不断地在寻求康复手段,在最严重的抑郁爆发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康复之路——他想要聆听那些曾同样经受抑郁症折磨的人们是如何在一片黑暗中走出来的。在团体项目中他与其他心境障碍者互动,这令他的感觉开始好转。

后来他开始了一段亲密关系,并逐渐恢复信心,保持运动与健康饮食,并找回了自己多年的朋友,再次进入职场并找到成就感。当他的情况慢慢的变好,他发现曾经历的苦难,也能赋予人生更深刻的意义——帮助他人,并为精神健康运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列出一张康复原因代码表格,供其他患者参考:

对大量抑郁症康复者进行随访,抑郁康复有五大主题,分别是:

■ 情感支持或同情

■ 心理治疗

■ 养育之道

■ 有意义的工作

■ 必要的处方药

总之,无论你此时已与抑郁症交战,或此生与它绝缘,现在我们终于对抑郁症有所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种需要治疗,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我们无需讳疾忌医,也无需谈虎变色!而且我们也知道了除了药物之外,亲人的关爱特别的重要,倘使力所能及,我们何不给抑郁症症患者多一个的微笑呢?

愿我们都能迎来充满爱与阳光、快乐与幸福的人生!

来源: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