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 铜鎏金莲华手观音坐像 《大明永乐年施》款
成交价:RMB 4,378,840
十五世纪初期的宫殿铜鎏金造像可谓是我国佛像铸造工艺之巅峰。究其根由,可追溯至元代。时宫庭大力推重藏传释教,促进我国释教艺术开展出新的风格,可见十四世纪初刻划杭州寺庙的木刻版画,认为佐证,见Heather Karmay,《Early Sino-Tibetan Art》,沃明斯特,1975年,页47-50,图版26、29及30。版画中所绘佛像面相丰满规矩,略含笑意,下承多层宝座,反映了其时西藏区域深受喜欢的纽瓦尔艺术风格——此风格由闻名工匠阿尼哥(1244-1306年)引进我国。永乐时期简直皆用此类图画为蓝本,例见史博曼旧藏释迦牟尼佛坐像,售于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7日,编号808,以及大英博物馆所藏近例,图载于柯律格及霍吉淑,《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西雅图,2014年,图195。
此类永乐宫殿造像制工精佳,规范一致,但亦不乏多样性及原创性。参阅一尊永乐款莲华手观音像,源于比利时J.P.H.Y.保藏,录Jan Van Alphen,《Cast for Eternity》,安特卫普,2004年,编号78,比较之下,本像面相更为汉化。细观比利时作例,身旁两边饰莲花作直茎,面庞为纽瓦尔风格,莲座花瓣更为细长,David Weldon指出,此尊观音像头发残留蓝色颜料,表明曾用于当地祭祀典礼中,录Jan Van Alphen,同上出处,页222。还有一尊永乐年款观音像底座莲瓣宽厚,售于纽约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编号82,面比较本品则更为汉化。见史博曼旧藏永乐款例,造型风格不同,售于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7日,编号807,此菩萨手结不同印相,多层莲花瓣座。尽管上述例风格各有不同,但铸造及鎏金工艺皆尽完美,均带永乐年款,且身形美丽,装修烦琐。
本品莲座莲花瓣较宽厚,可见于其它永乐年款尺度较大例,如史博曼及大英博物馆例。佛像尺度较小,所配莲座的花瓣则也较细长,比一类似例为Soame Jenyns旧藏,后售于伦敦佳士得2018年11月6日,编号26。也有一例售于香港苏富比2002年5月7日,编号647。还有一尊为鸿禧美术馆旧藏,录《金铜佛造像图录》,台北,1993年,图版50。
明十六 / 十七世纪 铜鎏金观音坐像
成交价:RMB 3,700,826
此尊观音像,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持甘露瓶,意以柳枝,蘸大悲水洒向信众,消灾除病,驱逐鬼神。柳叶观音多为疾患信众所供奉,以求消除病痛。关于柳叶观音更具体介绍,可参阅本场拍卖编号322。
汉朝之后,三国鼎立,尽管政治立场分立,但关于释教承受度高, 并且简直是在释教进入我国时,就开端制造铜鎏金佛像。唐朝曾经,造像尺度偏小。辽代开端,造像尺度逐步变大且更具雕塑性。明前期时,宫庭掌控造像制造,从此奠定了尔后我国鎏金佛像的造型风格。
参阅新田旧藏一例,宝冠、衣饰及法器类似,坐于高台莲花座上,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录于《法象威仪:彭楷栋先生捐献文物特展图录》,台北,2004年,编号16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藏一例,宝冠、面相及衣饰风格类似,断明代十六或十七世纪,原为佛祖右胁侍,载于《历代金铜佛造像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6年,编号26。再有数例铜鎏金观音像,风格类似,其一售于纽约苏富比2002年9月19日,编号165,其二售于伦敦苏富比1995年12月5日,编号30;另见一例由纽约苏富比1993年11月29日卖出,编号171。
十七世纪 铜鎏金观音坐像
成交价:RMB 3,354,757
此尊观音铸造工艺精密,面庞和熙,身着天衣绸裙,身形高雅,右手持杨柳枝,左手结定印持甘露瓶,代表消除众病,无垢至净。
此像造型风格显着汉化,双颊圆润,身形丰满,头披观音巾,这种风格一向继续到明末至清初时期,直到铜鎏金佛造像遭到藏传释教影响后,始见改变。此尊观音像或许与另一尊相同为鸿禧美术馆旧藏的观音坐像为一组,各自呈献不同造型风格的观音像,见《金铜佛造像图录》,台北,1993年,图版44.
还有一尊尺度较小的观音菩萨像,断代十六或十七世纪,配附近法器及纹饰但莲座丢失,售于纽约佳士得1994年12月1日,编号340。亦见一尊明代例,手结禅定印,观音巾下阿弥陀佛像龛装修更为繁复,于香港佳士得1997年9月29日售出,编号900。再比一尊明代观音像配莲花座,售于纽约苏富比1996年9月18日,编号143。见一尊十六或十七世纪送子观音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展出,录入《历代金铜佛造像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96年,编号23。再会一尊顺治例,配莲花座,售于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编号1576,后再售于香港苏富比2014年4月8日,编号88。
见一漆金观音像例,署1624年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藏,纽约,录Denise Patry Leidy及Donna Strahan,《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纽约,2010年,图版A64。另见一尊相同为漆金观音像,十七世纪,售于纽约苏富比2001年10月17日,编号28。
宋 铜鎏金水月观音坐像
成交价:RMB 2,648,492
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常识,遇普贤菩萨而成果佛道。善财童子遇二十八参,善财承教已,尔时东方有一菩萨,名曰正趣,从空中来,放身光亮,映蔽全部日月星电。观安闲菩萨遂令善财参礼,时正趣菩萨,为说菩萨普疾行摆脱已。乃云:如诸菩萨,普于十方无所不至,才智境地等无差别,而我云何能知能说。覆令参大天神。而水月观音姿势便是由此处延伸,也便是印度释教东传后,交融汉族传统绘画艺术所生。
参阅一宋代水月观音像,Grenville L. Winthrop (1864-1943年) 旧藏,现为坐落麻萨诸塞州建桥的福格艺术博物馆所藏,录Hugo Munsterberg,《Chinese Buddhist Bronzes》,东京,1967年,图版68 (图一)。Munsterberg在文中说到:「宋代水月观音造像中,非属Winthrop旧藏这件质量最精、雕工最上乘,是为此类造像的经典代表。」Munsterberg又在同上出书,页70提及:「宋代雕像风格较高雅,衣摆线条流通,姿势柔软,具有此时期共同的精美特质。」Winthrop旧藏这件与本拍品铸造工艺十分挨近,有或许为同一工坊所造。
另见一尊金代木雕彩塑水月观音像,属耶鲁大学美术收藏,收藏编号1956.39.1,据铭文揣度为1168年作。亦见一宋代铜水月观音像,尺度较小,带背光,售于纽约苏富比2017年3月15日,编号542。
关于水月观音最早的描绘,可见于敦煌莫高窟内一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岩画,纪943年,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主像右下方即见一水月观音像,录Denise Patry Leidy及Donna Strahan,《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纽约,2010年,图87,图片中能够清楚看到,观音的头光为一明月。于君方亦曾提出,水月观音或许最早由敦煌画匠所制作,且许多著作是在十至十三世纪年间完结,见《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劳伦斯,堪萨斯州,1994年,页156。
明十五世纪末 / 十六世纪 铜鎏金观音坐像
成交价:RMB 2,295,360
此尊观世音菩萨风格造型为典型的十五世纪下叶或十六世纪的代表。双颊丰盈丰满,身形健壮丰盈,莲花座覆莲瓣宽肥丰满,内缘纹饰顶级上卷呈卷草状,秉承十五世纪宣德时期御制铜鎏金佛像风格。比一正德款例相同施无畏印,饰迦陵频伽及肩顶甘露瓶,铭《正德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款,售于纽约佳士得2000年3月21日,编号171。又有一铜漆金像,肩上迦陵频伽及甘露瓶方位相反,带彩漆莲花座,售于巴黎苏富比2012年12月18日,编号62。另比一铜鎏金像施相同无畏印及肩上纹饰,于纽约苏富比1982年2月26日售出,编号271,再有一件亦售于纽约苏富比,1980年2月28日,编号7。第三尊则是经香港佳士得售出,1998年11月3日,编号1014。
佛像右肩顶端安顿宝瓶,宝瓶原为藏传释教传统,与唐代净水瓶造型类似但尺度较小,Wladimir Zwalf在《Buddhism: Art and Faith》,纽约,1985,页208一书中有所评论。宝瓶原为喇嘛洗漱口腔之器皿,明朝时,以掐丝搪瓷制宝瓶法器,饰以莲纹与八宝纹,作祭祀器用,一起也有洗净及净化的涵义。见一掐丝搪瓷例,为大英博物馆收藏,断代十五世纪初,出处同上,编号301。又有一例,见《礼律宝蓝:乐从堂藏重要掐丝搪瓷器》,香港苏富比,2018年,编号5。再会一永乐弥勒佛例,右肩顶宝瓶,饰类似莲纹,售于纽约苏富比2007年9月21日,编号34。
明十六世纪 铜鎏金弥勒佛坐像
成交价:RMB 1,324,246
明十六 / 十七世纪 铜鎏金送子观音立像
成交价:RMB 1,235,963
唐代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信众日渐添加,造像数量随之添加,但大部分以男身形象呈献,且续胡。观音或有时以善财童子形象现身(源自《华严经》,见编号322评论)。但是直到十一世纪,女身带童子形像的观音方始呈现。男身与女身的观音像一向到明末皆可见,直到后来较为女性化的造型更为遍及。送子观音形象有很大的或许性便是这个时期发生的。Chelsea Foxwell在〈Merciful Mother Kannon and Its Audiences〉,《The Art Bulletin》,卷92,编号4,2010年12月,页330,评论送子观音像或许是源自圣母玛利亚像,由欧洲传教士在约1600年间传入我国。康熙时期也见德化瓷雕圣母玛利亚像,直接证明此说法。此尊送子观音像,底座饰道教纹饰,可见其时对不同宗教及当地文明的承受度甚高,彼此交融。
送子观音源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法华经》中说: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才智之男;设欲求女,便生规矩有相之女。」
Foxwell录于同上文章,图5,一件1609年的木板画,描绘观音托一童子,藏于哥伦比亚大学的C. V. Starr东亚图书馆。再比一明代十六世纪送子观音像,为大都会艺术博物收藏,纽约,收藏编号1989.152。另可参阅两尊明代送子观音坐像,全体风格及纹饰附近,售于伦敦苏富比1983年4月15日,编号108及1984年11月2日,编号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