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才调到底有多高与朋友几则文字游戏信服世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2 20:03:39  阅读:2997+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中国文明源源不绝,文明名人也是人才济济、灿若星斗。

到了宋朝时期,有这么一位“奇才”,他不只才调横溢、留有许多诗歌,而且在史学、理学、文学、艺术等范畴也是硕果累累,光耀千秋。

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文明咱们,终身学识渊博、才调横溢。其文汪洋恣肆,了解流畅;其诗新鲜豪健。其词开豪宕一派;其书法用笔丰腴跌宕;其画学文同,建议神似,是一位“全面”且有魅力的文明大师。

他便是“苏轼”!1000年可贵一遇的人才!

记住在宋代笔记《庚溪诗话》有记载,宋神宗问身边的近臣,苏轼能够与哪个古人比作?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神宗说:“否则。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

这十二个字真是一语中的,宋神宗不失为有眼力的皇帝。苏轼胜在才学淹博,可谓十项全能。李白冠绝大唐,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论学识、论博学,苏轼仍是要技高一筹。

其间,从苏轼的几则与朋友的“文字游戏”中,咱们也可略见一斑。

苏轼有一次与朋友集会。集会的人中有两个人比较闻名,一个叫刘贡夫,很喜爱和苏轼恶作剧,苏轼有时候也开不过他;还有一个人叫姜至之。

姜至之也是一位极有才调的人。他们在喝茶谈天过程中,姜至之遽然指着苏轼说,“老苏啊,你的姓名便是一味中药”,苏轼反问道:“这怎么说”?姜至笑道,“紫苏子”。

众所周知,“紫苏子”是一味中药名。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美、阳光充足的当地最宜成长。味辛,性温。归肺经。成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

这时候苏轼立刻就反响说:“你呀,不是半夏便是厚朴”。咱们都知道半夏和厚朴也是两味中药名,而且半夏的毒性还很大。姜至之听后很疑惑,细问道:“为什么呀?”

苏轼慢慢说道:“那为何需要用姜来治他呢?”是因为半夏和厚朴假如要制药的话,有必要要和姜泡在一同,有时候还要炒、要编造的。

听了苏轼的解说后,姜至之茅塞顿开,周围的朋友们对苏轼无不叹服。

过了一瞬间,苏轼动身走了,刘贡夫就恶作剧道:“杏枣李,且苁蓉”。翻译过来便是“幸早呢,且沉着”,意思便是,天还尚早呢,着急什么呢?且慢慢地走。

其实刘贡夫的话里,也是包含了许多东西的。“杏”“枣”“李”都是水果名,“苁蓉”是一味中药名。看似简略的话,其实极为不简略。

可是聪明的苏轼一边往外走,一边随口对上了“奈枳柿,须当归”。翻译过来便是“奈这事,当回去”。意思是说,没办法,遇到这工作,有必要得回去。

“奈”是沙果,苹果的一种;“枳”,橘子的一种,自古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柿”便是柿子,比较好了解。

苏轼对上的“奈”“枳”“柿”也是三个水果名,极为整齐。更可贵的是下半句的“当归”,也是一味中药名。“须”和“且”都是虚词。由此可见,苏轼才情之高,真的是人间罕见。

读者们,关于“苏轼的才调和才学”,咱们有何观点?假如喜爱本文章,请转发保藏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