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又称黄河九曲灯、九曲黄河灯阵、九曲黄河灯会、转九曲等,其皆因灯阵弯曲连绵如黄河之龙曲。是河北和甘肃省的传统习俗活动。九曲黄河灯由于占地广、费料多、又耽误工,曩昔也不年年扎放,一般每20年扎放一次,也有的当地(甘肃省张掖市碱滩镇古城村)是每年布展一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和河北省怀来县安营堡村还留有这个习俗,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是九曲黄河灯的始源地。
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明《帝京景象略·春场》“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清当地志《米脂县志》“十五日元宵、灯市遍张灯光花炮……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作斋蘸,关郊外,以高粱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称转九曲。”《延庆县志》“上元张灯三夜,或作九曲黄河灯,共灯三百六十盏。”《宣化府志.延庆州》“上元张灯,设放花炬,村庄城市多立竹木,制黄河九曲灯,男女比赛夜游,名为走百病。”由以上文献可了解其时灯阵造设及其活动的概貌。河九曲一词最早见于《河图》对黄河的记叙“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卢纶《边思》一诗中也有“黄河九曲流,旋绕古边州”等古诗名句。
九曲黄河灯设置有必要按图谱进行。首先在两亩平整场所上按两米多等距画出纵横19共361个白点,在白点竖高约1米的树干作灯杆,插木质灯托。灯阵座北朝南,南面正中白点作出进口,不设灯,合灯阵360盏灯之数。然后扎秫秸横绑在灯杆上挡成九个回环,留一条通道为引导九宫方阵,从入到出不相重复。灯的制造量体裁衣、因地制宜。陕北米脂用豆面作灯碗,绥德用洋芋,延伸用白萝卜,北京延庆、怀柔用荠面蒸制,现已改用小瓷碗。有的区域灯场造设已用木杆,并特制各式五颜六色电灯置于灯托。
灯阵的活动与民间舞蹈紧密结合,造设纷华、回环弯曲的灯阵给扮演供给了特别的场所,精彩的扮演又招引更多的观众。灯节三五天里,每逢天黑,鞭炮、锣鼓、喧闹声由远而近,人们簇拥着各种扮演部队涌向灯场,随队鱼贯而入。陕北是秧歌队首先,在持伞指挥的“伞头”带领下,每进一个环先唱一段专门词曲的喜歌,然后在高兴气氛中扮演。延庆白河堡是高跷带头,手持花灯摇动行进,其他扮演队和大众蜂拥于后。怀柔沙峪也是高跷带头,后边是“沙子、竹马、十不闲、小车”等灯会,观众簇拥其间。九曲回环的造设把两亩见方的灯场伸延为三、四里长的九个扮演区,扩展延展了扮演空间与时刻,引导了拥堵的人流,束缚人们沿道路行进、欣赏,确保了隆重活动的进行。曩昔,贫穷的山村既可贵有文娱的时机,又无宽广的场所,一年一度灯节中的灯阵活动就成为不行少的大众性文娱。各种民间扮演在不同区域内直接和观众照应,使出全身本领争能竞技,攫取灯会的魁首。欢娱的局面激发起观众的兴致,流连欣赏,使人们得到极大的享用。灯阵能在山村保存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