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 岁的年龄 70 岁的听力,「未老先聋」的年轻人慢慢的变多
重庆渝北惠耳助听器双凤路验配中心——
年仅 20 岁的小军(化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与「耳聋」挂上了钩。
而他突然下降的听力不得不让人担忧。
小军的父母发现,最近跟小军说话时,经常得不到任何回应,甚至有时很大的声音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检查结果也大大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小军的听力报告数据显示出全频率段的下降,属于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部分高频率段已经呈重度听力损失。
小军的听力检测结果↓↓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简单地说,虽然小军的年龄只有 20 岁,但听力却比部分 70 岁的老人还差。
要知道,通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在 20~20000Hz 之间,对于其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
听力正常者的听阈一般小于 25 分贝,听力损失者的听阈则高于 25 分贝。
从检查结果可知,小军全频率段的平均听阈是 60~70 分贝,他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是 40~50 分贝。听力明显受损。
我无法断定就是某单一因素造成了小军的听力损失,但小军的父母却透露出一个非常可疑的迹象。
他们表示,平日里,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前,只要一有时间,小军就会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音量超大,以至于身边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耳机里传出的声音。
小军父母的话加剧了我的担忧,因为我明白,这样连续的、高强度地噪音刺激可能会引起了小军听力的下降,而这种程度的下降是不可恢复的。
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未老先聋」
2015 年上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一段主人公夏洛和一大爷的对话: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大家哈哈大笑之余,很自然地将大爷「诊断」为耳背。
因为这种情景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常见——随着听觉系统的逐渐衰老,上了年纪的老人十有八九都会耳背(老年性耳聋)。
但现如今,「聋」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都已经「变聋」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 2 月 12 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约 11 亿年轻人(12~35 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听力损失者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在稳步增加。从 2008 年到 2018 年,我国听力损失者就从 7400 万增加到 9600 万。
图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若不采取行动,到 2030 年,全世界将有近 6.3 亿人罹患残疾性听力损失(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 40 分贝);到 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 9 亿人以上(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
柳叶刀杂志于 2017 年发布的听力损失综述也曾指出,2015 年,全世界有 5 亿人丧失听力,13.4 亿听力较好的人有轻度至重度的听力损失。听力损失是导致残疾的第四大原因。
在美国,听力损失是第三大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每 4 个成年人(20~69 岁)中就有 1 个人,原本听力非常好或良好,现在却已经有听力损伤。报告听力损失的人数几乎是报告糖尿病或癌症人数的两倍。
而娱乐环境中的噪音(如音乐会、体育赛事)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是造成年轻人听力损失风险的根本原因,即噪音性耳聋(NIHL)。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耳聋。
这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导致了年轻人的听力损失
当代的娱乐生活各式各样,一到周末,KTV、酒吧、夜总会、电玩城等场所都挤满了年轻人,那种吵闹的环境下,面对面的两个人说话都要靠吼才能听清。
如此高分贝的噪音刺激,对听力的伤害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个人音频设备对听觉的伤害更加不容小觑。
不知从何时开始,耳机俨然成为了现代年轻人屏蔽外界杂音、躲避社交的重要手段。
「不管外界多喧嚣,只要戴上耳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我们在公交车上、上下班路上,经常能够正常的看到类似小军的年轻人,戴着耳机,全然忘我地听着音乐、看着视频。
而外界越嘈杂,他们就会为了盖过外界杂音而再度调高耳机的分贝。
中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的耳机使用率达 99.8%,经常使用耳机后,28% 的学生出现噪音性听力损伤,13.4% 的学生有慢性耳鸣。
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听力损伤往往毫无知觉。
「温水煮青蛙」式的变聋
同样属于感官系统,人们对于视力的下降往往有很敏锐的感知,但是对于听力的下降却总是后知后觉(突发性的除外)。
听力受损同视力受损一样,危害巨大
图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
这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后,最先出现的往往是高频听力(4000 Hz 以上)的损失。
前面提到,人耳的正常听力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
但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频率(包括日常交流)大多在 500~3000 Hz 之间,只要这个频率范围的听力正常,我们就会感觉自己的耳朵「没问题,什么都听得清」。
因此,最先出现的高频听力损失很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察觉时,往往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长期持续接触噪音以及短暂的强噪音会造成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即使是在停止暴露很久之后也不会失而复得。
因为噪音破坏了耳蜗中的毛细胞,受损的毛细胞不会再生。
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导致内耳毛细包受损
图片来自:美国 CDC
到了你发现影响日常交流的时候,可能像耳聋的老年人一样,一句话,可能需要别人重复三遍以上才能听清。
美国聋盲作家海伦 · 凯勒说:「耳聋使人与人分离」。
因为难以融入对话,听力损失者往往会有严重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到那时,就只能借助昂贵的助听器来维持正常生活了。
而这一切,是可完全预防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那该怎么办?怎么提前发现?(我可不想突然间发现了自己变聋了)
提前发现并不是不可能,患者 Michael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 岁的 Michael 是一位留学生,他喜爱音乐,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但是最近一周,他发现晚上睡觉前,耳朵里会有类似电流通过的刺耳声音,这种突然的异响在安静的环境中尤为明显,甚至干扰到了他的睡眠。
做为音乐爱好者,他格外爱惜自己的听力,于是马上到医院就诊。
他的这种症状其实是耳鸣,检查结果就是早期的高频率段的听力下降。
中低频率段的听力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仅仅 8000 Hz 的听力出现轻度下降,
这也是耳鸣产生的原因。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由于出现时间短,又马上开始了治疗,两周之后 Michael 的耳鸣症状消失了。
Michael 能够早期发现主要是因为他比较重视自己的听力,出现一点问题马上就医。
然而,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这种警惕性和保护听力的意识,而是在不断透支自己的听力。
为了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听力,避免更多的年轻人出现听力损失,世界卫生组织做了很多努力。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世界听力日(每年的 3 月 3 日)当天,世卫组织推出了一个免费应用程序 HearWHO,帮助人们检查自己的听力;并且正与其合作伙伴研究制定娱乐场所噪音的监管框架。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还发布了一项用于生产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新国际标准,加强这些设备对听力的安全性,建议个人音频设备应包含以下功能:
1. 跟踪用户音频设备的音量和持续时间,计算相对百分比,将噪音暴露问题量化;
2. 告知用户其听力的安全程度,并给出提示;
3. 限制音量的选项,包括自动调低音量和由家长控制音量;
4. 向使用者提供有关安全聆听的资料及指引。
环境和设备的管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防护。
其实,只要做到以下简单的 4 点,你就能在不损害听力的情况下继续享受娱乐活动。
- 减少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如智能手机、音频播放器的时间,连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 60 分钟;调低个人音频设备的音量,建议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 60%;尽量远离噪音源头,或者减少停留时间。需要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人,建议佩戴防护耳塞和耳罩;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常见的噪音来源及分贝声级
图片来自:美国 CDC
而除了出现像 Michael 那样的耳鸣症状外,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也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在嘈杂环境(比如人多的超市)中与人面对面交谈,却听不清对方的话;别人觉得正常的音量,自己觉得太轻;别人觉得你最近有点「大嗓门」。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管是视力还是听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要让视力沦陷的同时,听力也跟着沦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