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屈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树立和稳固转战南北,立下丰功伟绩。因而,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镇守广东。
(尚可喜画像)
但是,尚可喜仅做了6年平南王便以“痰疾时作”,上疏恳请归老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本,尚可喜能征善战,却管束不了儿子尚之信。他见尚之信残酷重复,难免忧虑会引来祸殃。所以他为了自保,多次上疏朝廷,期望让尚子信守藩,而他告老还家。
其时全国初定,政权不稳。且尚可喜在镇守广东时,对当地管理颇有作用,所以顺治以“全粤不决”驳回了他的恳求。一同为了挟制他,命他送尚之信入京为质。
顺治在位时期,尚之信得其优待,他和顺治的联系也处得较为和谐。因而顺治不只让他做了御前侍卫,还封他为“俺答公”。到了康熙亲政后,尚可喜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在康熙十年,便以“年老多病”为由,恳求让尚之信回藩协理王事。此刻,尚可信已是垂暮之年,康熙便容许了他的恳求。
尚之信回到藩地后,仍然未改酗酒等恶习,且对藩属官兵“小则抽打谩骂,大则扑杀之”,因而藩属官兵多有怨言。
尚可喜想要管束,尚之信却不把他放在眼中。因而,他以为尚家必会因尚之信蒙祸,对尚之信非常憎厌。
其时,尚可喜有个叫金光的谋士,见尚可喜为儿子烦恼,便劝他仿清朝人的“立贤不立长”,改立次子尚之孝承继王位。
(顺治画像)
尚可喜思来想去,也只能如此,所以就上疏清廷,恳求改立嗣子。
但是,尚可喜没料到因为改嗣,尚之信把府中闹了个翻天覆地,逼着尚之孝辞去了承继权。
尚可喜见尚之信无人能束缚,为了自保,再次以“年事已高”上疏朝廷,恳求告老还家。
刚好,康熙忧虑藩王割据尾大不掉,所以赞同了尚可喜的奏请。一同他又以“(尚之信)嚣张难制”为由,指令撤藩。
关于康熙的指令,尚可喜没有定见,尚之信却大为不满。
就在此刻,平西王吴三桂发起暴乱,各地纷繁呼应。
尚可喜见此,一贯忠于朝廷的他,决议镇守广东,控制南边叛军。并派尚之孝率军征讨叛军刘进忠等人。
但是受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的东西夹攻,尚可喜的戎行屡受重创。一同尚之孝也百战百胜,眼看广东就要落入叛军之手。
吴三桂深知尚之信与尚可喜的对立,私自承诺尚之信,一旦事成,即封他为王,并世守广东。
(吴三桂)
尚之信早就对朝廷和父亲的行为不满,此刻尚可喜又老病复发,而尚可喜手下官兵也多有叛变,他深知机不可失,所以发起暴乱,幽禁了尚可喜。在攫取军政大权后,举兵联合吴三桂一同反清。
尚之信反清后,干的榜首件事便是处死金光,以泄私仇。
尚可喜也因而悲愤不已,病况加剧,不久便被幽禁而死。
这下,尚之信再无忌惮,能够撸起袖子和吴三桂一同反清了。但是他却懊悔了,为什么呢?
原本,吴三桂不只数次要求他“重金助饷”,还责令他出动军队攻击清军。除此外,又将属下重兵布在广东要塞之地,因而尚之信较为不满。
一同,呼应吴三桂反清的耿精忠和王辅臣等人,又纷繁脱离吴三桂,再次降清。这使尚之信也重复无定。权衡一再后,他决议归降清廷。所以,他亲身写信给硕简亲王喇布乞降。
康熙为了分化叛军的实力,对尚之信的屈服予以必定。并特意下旨:“以往之罪,概行赦宥,果能相继剿贼,建功自效,仍加恩约请优叙。”
尚之信为人诡诈,为了表功,他私自鼓动肇庆总督董重民发起内争,然后将其捕获,并隐秘引进清军,好与叛军对决。
康熙专心想拿下吴三桂,下旨让尚之信袭平南王爵位,好与清军联合攻击吴三桂。
(康熙画像)
谁知,尚之信得袭爵位后,不管康熙怎么发布指令,他都打定了坐观成败的主见,专心拥兵自重,多次三番找托言推托,按兵不动。
不但不愿出动军队,康熙命他付出饷银20万两,他仍然“拖延不动”。
吴三桂逝世后,虽然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接过了反清大旗,但叛军已呈衰颓之势。
尚之信此刻上疏恳求“进军广西”。康熙马上容许,还封他为奋武大将军,让他合作清军尽早平定叛军。
谁知尚之信率军进入广西后,“自言病作”,又私行回了广州。
康熙对尚之信较为不满,但为了不节外生枝,他并未表示出不满。
平定吴世璠和叛军后,康熙预备处理尚之信。
就在此刻,尚之信手下的两个小兵逃往京城告御状。
原本,尚之信嗜酒好杀,每喝醉后,就以杀人为乐,藩属官兵多丧身其手。这两个小兵原本也要被杀,但他俩逃了出来。为了活命,他们这才来到京城。
康熙听闻后,命人前往查询。
证据确凿后,康熙命人将尚之信幽禁于广东。他手下的官兵得知后不知其故,所以再次叛变。
康熙很快就打压了这次小范围的暴乱,并借机给尚之信定了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最终命他自杀而死。
(参阅史料:《清史稿》)